闲居多僻静,犹恐道相违。
只是夜深坐,那堪春未归。
嫩苔黏野色,香絮扑人衣。
纵有野僧到,终朝不话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诗,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学生注意“只是夜深坐”中的“只是”,这是全诗的关键。诗人写自己独处幽居时的情景:深夜独坐,春色尚未归来,春光是美好的象征,而诗人却因“道相违”而无法欣赏,这自然使人感到惆怅。
【答案】
酬田就(酬答友人)
闲居居多僻静,犹恐道相违。只是夜深坐,那堪春未归。
嫩苔黏野色,香絮扑人衣。纵有野僧到,终朝不话非。
译文:
我独自居住在偏远的地方,担心与世俗的交往会违背我的意志。
只是到了深夜,我才坐下来,春天还没有回到人间。
嫩绿的小草粘附着原野的景色,香絮飘落,像蝴蝶飞舞。
尽管有野僧来到我的住处,我却一整天没有与他聊天,谈论一些是非之事。
赏析:
此诗为酬田就之作。酬答诗多用典,这首诗也不例外。作者在《酬田就》中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庄子·逍遥游》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二是《论语·里仁》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这两个典故都用来说明自己独处幽居的原因。作者认为,自己虽然独处幽居,但是内心并不空虚寂寞,因为他追求的是道的境界,而不是世俗的地位和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