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立侍炉烟,夜归蓬荜眠。
露华明菊上,萤影灭灯前。
清漏和砧叠,栖禽与叶连。
高人来此宿,为似在山颠。
【解析】
1.“晓立侍炉烟”中的“炉烟”,指炉中之烟,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炉火旁等待的情景。
2.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清晨起来后,侍候着火炉里的烟,夜晚归来就睡在简陋的屋棚里。“蓬荜眠”,形容简陋的居处。
3.“露华明菊上”“萤影灭灯前”这两句,是说夜深了,菊花上挂满晶莹的露珠,萤火虫也飞走了,只剩下灯光还在闪烁。诗人在清秋月色下,仰望天空,凝望着那如珍珠般晶莹洁白的明月,又低头看着地上那如宝石般晶莹的露珠;他抬头看看天,又看看地下的萤虫影子,觉得它们都消失了,只有自己的灯光还在那里闪烁。这两句是诗人在描写自己观赏月光和露水时的感受。
4.“清漏和砧叠”意思是:清更声与捣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在相互叠置。“砧”,古代的一种击物以计时的木制工具,此处借指时钟。
5.最后两句“栖禽与叶连”,“栖禽”是栖息的鸟类。“叶连”,即树叶相接,形容夜色深沉,万物俱静。
【答案】
译文
黎明,我起床侍候炉火,烟雾缭绕,待到夜幕降临,我便回到那简陋的屋舍安歇。当露水洒在菊花上,晶莹剔透,萤火虫从空中飞过,消失在灯火之前,这时,时间已经深夜,而更夫敲打的更声,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稀疏,直至消失。在这宁静的夜晚,我抬头看着明亮的月亮,低头看着地上的落叶,听着屋外传来的砧声,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安详。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景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一句“晓立侍炉烟”,点出诗人一大早就起床,在炉火旁边等待的时间。“晓立”,早晨站立的意思。这句诗写出了诗人早起准备炊事的场景,突出表现了诗人勤劳朴实的性格。“炉烟”是诗人侍候着火炉中的烟来比喻诗人等待的情景。
第二句“夜归蓬荜眠”,写诗人夜晚归来就睡在那简陋的屋舍之中。“蓬荜”,草屋或茅舍,这里指贫民的住所。“眠”,睡觉。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第三、四句写景,“露华”指露水,是秋天特有的景象。“萤影”指的是萤火虫,它飞过时会在地面上留下长长的影子。诗人看到露水晶莹剔透,萤火虫在灯前飞舞,感到心情舒畅愉悦。
第五句“清漏和砧叠”,是说更夫敲更的声音伴随着钟声一起响起,仿佛在相互叠置。“清漏”指的是更夫敲钟报更的声音,“砧”是古代一种用于计算时间的木制工具,这里用来象征时钟。“清漏和砧叠”,既写出了时间的变化,也写出了诗人听到更夫敲钟、看到天色渐晚时的心境变化。
第六句“栖禽与叶连”,写诗人抬头看着月亮,低头看着地面上的落叶,听着屋外的砧声,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宁静。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一个早起准备炊事的诗人,在清冷、寂静的夜晚,欣赏着美丽的夜景,享受着宁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