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松何相疏,榆柳方迥屑。
无人擅谈柄,一枝不敢折。
中庭苔藓深,吹馀鸣佛禽。
至于摧折枝,凡草犹避阴。
僻径根从露,闲房枝任侵。
一株风正好,来助碧云吟。
时时扫窗声,重露滴寒砌。
风飐一枝遒,闲窥别生势。
偃盖入楼妨,盘根侵井窄。
高僧独惆怅,为与澄岚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游长安诸寺联句招国坊崇济寺其二奇松联二十字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翻译:
杉松何相疏,榆柳方迥屑。
杉树与松树为何如此疏远?榆树与柳树却显得那么亲密。无人擅谈柄,一枝不敢折。
没有人敢谈论杉树的权柄,即使是一根枝条也不敢折断。中庭苔藓深,吹馀鸣佛禽。
庭院里的苔藓很厚,吹过之后会响起佛寺中的鸟鸣声。至于摧折枝,凡草犹避阴。
甚至连草木都害怕被砍伐,因为它们都怕受到阴影的影响。僻径根从露,闲房枝任侵。
偏僻的小径上的根部露了出来,空荡的房间里的枝条被侵占了。一株风正好,来助碧云吟。
有一棵松树正迎着风,它的声音仿佛在帮助白云吟唱。时时扫窗声,重露滴寒砌。
时不时地扫去窗户上落下的露珠,冷气透过砖块。风飐一枝遒,闲窥别生势。
一阵风吹过,松树显得挺拔有力,同时也会窥视其他松树的生长态势。偃盖入楼妨,盘根侵井窄。
松树的弯曲的树冠进入了高楼的视野,它的根系也侵占了狭小的井口。高僧独惆怅,为与澄岚隔。
一位高僧独自惆怅,因为他无法与那清澈的山岚相接触。
这首诗通过描绘松树的形象和生长环境,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之情。同时,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命价值的尊重。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