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一悄望,远树间朝晖。
但见东西骑,坐令心赏违。
始霁郊原绿,暮春啼鸟稀。
徒然对芳物,何能独醉归。

【解析】

“台上迟客”意思是说,高台之上我迟迟不见客人。“高”“迟”两字用得贴切,既写出了主人待客的周到,又写出了诗人对客人的殷切期望。“一悄望”意思是说,我在高台上静静地望着远方。“悄”,静悄悄地,默默地。“但见东西骑”,意思是只见东边有骑马的人,西边也有骑马的人。“骑”,指骑马的游人。“坐令心赏违”:却使我心中欣赏之情荡然无存。“坐”,徒然。“坐令”即徒然,徒然使……。“违”,违反,违背。这句的意思是说:只是徒然地看着那些骑马游玩的人,心中欣赏之情荡然无存。“始霁郊原绿”:开始时雨过天晴,郊野的原野上一片绿色。“霁”,雨雪停止,天放晴。“郊原”,郊外的原野。“原”,同“原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开始时雨过天晴,郊原上一片绿色。“暮春啼鸟稀”:到了暮春时节,鸟儿啼声稀少。“暮春”,春季末。“啼”,“啼叫”。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暮春时节,鸟儿啼声稀少。“徒然对芳物,何能独醉归”:徒然地对着美丽的花草,怎么能独自陶醉地回家呢?“徒”白白的,徒然,白白浪费。“何能”,怎能。“独醉”,独自饮酒,沉醉。“归”,回家。“芳物”,指花草。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白白地面对着美丽的花草,怎能独自陶醉地回家呢?

【答案】

译文:在高高的台阶上久久等待着客人,远处的树木间透出早晨的阳光。只见东边有骑马的人,西边也有骑马的人,徒然地看着那些骑马游玩的人,心中欣赏之情荡然无存。开始时雨过天晴,郊原上一片绿色。到了暮春时节,鸟儿啼声稀少。徒然地对着美丽的花草,怎能独自陶醉地回家呢?

赏析:“台上迟客”是全诗的开端,也是全诗的关键一笔。它点出了主人公与客人们之间的不同之处:主人殷勤而客人们并不来。“台上”二字暗示了主人公所处之地的高峻和空旷;“迟客”二字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急切和不安。“一悄望”三字渲染了一种幽雅闲淡的气氛,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孤寂心境。高台之上,他静静地望着远方;但见东边有骑马的人,西边也有骑马的人。徒然地看着那些骑马游玩的人,心中欣赏之情荡然无存。这里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方法,以“一悄望”和“但见东西骑”衬托主人公的孤寂和惆怅,表达了他对客人的殷切期望。“始霁郊原绿”一句写景,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环境。雨过天晴,郊原上一片绿色。“始霁”二字说明天气晴朗,雨后天晴,万物生机勃发;“郊原”二字表明地点是在野外的原野上。“霁”,雨雪停止,天放晴。“郊原”指郊外的原野。这一句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暮春啼鸟稀”一句写景,进一步描绘了初春的景象,并引出下文的抒情。“暮春”是春季末的意思,此时正值仲春季节,百草萌生,百花争艳。“啼鸟”,指鸟儿鸣叫。“暮春”之时,鸟语花香,正是出游的好时节。然而此刻鸟儿叫声稀少,可见雨后天气之晴好,也反映了人物的孤寂心情。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感慨。“徒然对芳物”三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因久等客人不来而感到的失望和悲凉。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在高台上久候客人的游子的形象,抒发了游子久候客人而不得的孤独、怅惘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