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凿井欲到水,惰心一起中路止。岂不见古来三人俱弟兄,结茅深山读仙经。
上有青冥倚天之绝壁,下有飕飗万壑之松声。仙人变化为白鹿,二弟玩之兄诵读。
读多七过可乞言,为子心精得神仙。可怜二弟仰天泣,一失毫厘千万年。
【注释】
石上凿井欲到水,惰心一起中路止:在岩石上挖井想得到水源,但是一旦懒惰起来,中途就停止了。
岂不见古来三人俱弟兄,结茅深山读仙经:难道没见过古时候有三个人都是兄弟吗?他们隐居在深山之中读神仙经。
上有青冥倚天之绝壁,下有飕飗万壑之松声:上面是高入云霄的悬崖绝壁,下面则是风吹松涛的声音。
仙人变化为白鹿,二弟玩之兄诵读:仙人变成了一只白色的鹿,两个弟弟在一旁玩耍,哥哥在诵读。
读多七过可乞言,为子心精得神仙:读多了七遍就能向仙人乞求指教,为了儿子,他用心钻研,最终得到了神仙的真传。
可怜二弟仰天泣,一失毫厘千万年:可惜这两个小弟弟仰天哭泣,因为一次失误,失去了千年的机会。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二弟”学习神仙之道,以及因一时疏忽而失去良机的经过,表达了诗人对知识、技能和人生经验的珍视之情。
诗的第一句写二弟学仙的志向和决心。他立志要学成仙道,与哥哥一样成为神仙。第二句则描绘了他在学道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即当他决心学道时,却因为懒惰而中途停了下来。这两句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第三句又进一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看到古时候有许多兄弟都学成了神仙,于是便下定决心也要成为其中的一员。然而,当他真正开始学道时,却因为自己的懒惰而中途停止。这两句之间同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学习态度的重视。
第四句描绘了学道的环境。他选择了一个幽静的地方,远离尘嚣,专心致志地学习。第五句则描绘了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由于他的好奇心很强,所以经常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从而耽误了学习的时间。这两句之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学习的专注度。
第六句表达了二弟对哥哥的敬仰之情。他认为自己能够获得神仙传授的真传,全赖哥哥的悉心教导。第七句则揭示了二弟学习过程中的一次失误——他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很多,于是便不再像以前那样刻苦勤奋。第八句则表达了二弟对自己失误的后悔和自责之情。他觉得自己这次失误是因为一时疏忽大意造成的,如果不吸取教训,可能会失去更多的机会。
这首诗通过对二弟学习神仙之道的过程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学习态度、专注度以及经验积累的重视之情。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