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闲有愚谷,好事枉朝轩。
树接前驱拥,岩传后骑喧。
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
既拂林下席,仍携池上樽。
深期契幽赏,实谓展欢言。
末眷诚未易,佳游时更敦。
俄看啸俦侣,各已共飞鶱。
延睇尽朝日,长怀通夜魂。
空闻岸竹动,徒见浦花繁。
多愧春莺曲,相求意独存。

【译文】

从洛阳回到家乡经过龙门北溪时,送给张左丞和崔礼部。

栖闲隐居有愚谷,爱好好事枉朝轩。

树接前驱拥后骑,岩传后骑喧。

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

既拂林下席,仍携池上樽。

深期契幽赏,实谓展欢言。

末眷诚未易,佳游时更敦。

俄看啸俦侣,各已共飞鶱。

延睇尽朝日,长怀通夜魂。

空闻岸竹动,徒见浦花繁。

多愧春莺曲,相求意独存。

【注释】

汤:指唐高宗李治。

龙门北溪:即龙门石窟。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郊伊水两岸。

张左丞:唐代诗人张九龄,官至中书令。崔光禄(xiu),名元综,唐初著名诗人。

栖闲:隐逸生活。

愚谷:指山名,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

好事:喜好。

枉:屈尊。轩:高屋。

树接:树木相连。

前驱:前面开路。

岩传:岩穴中传出。

野院:乡村的院子。

植杖:拄着拐杖。

候柴门:等候柴门。

林下席:树林下的坐席。

池上樽:池塘上的酒樽。

深期:深切地期望。

契幽赏:与自然景物相契合。

“实”同“确”。

“末眷”:最后的愿望。

“佳游”:美好的游览。

“俄看”:不久之后。

“延睇”:远望眺望。

“长怀”:长久地思考。

“空闻”:只听到。

“岸竹”:岸边的竹林。

“浦花”:河边的花。

“春莺”:春天的黄莺。

【赏析】

《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作于公元754年(开元二十八年)春。当时,诗人被排挤出京都长安,来到洛阳任秘书监,心情十分郁闷,于是到龙门游览,并在北溪畔拜访了好友张左丞、崔礼部,并写了这首诗赠送他们。

全诗以写情为主,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联“栖闲有愚谷,好事枉朝轩”,点明自己居住的地方和来访的朋友都是喜欢清高隐逸的人。

颔联“树接前驱拥,岩传后骑喧”,描绘了来访的朋友们在山水之间畅谈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颈联“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描绘了自己离开家门去迎接朋友的情景,表达了对自己朋友的敬爱之情。

尾联“既拂林下席,仍携池上樽”,描绘了和朋友一起品茶聊天的愉快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