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诗句原文: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 诗意解读
  • 烈火西焚魏帝旗:描绘了赤壁战场的激烈和悲壮,烈火象征着战争的猛烈,西焚则暗示了火势的猛烈程度。
  • 周郎开国虎争时:这里“周郎”指的是周瑜,他以勇猛著称,在国家建立之初便参与争斗,形象地描述了他在关键时刻的表现。
  • 交兵不假挥长剑:意味着在战场上,无需多言即可用武力解决问题,强调了周瑜的英勇及战场上的果决。
  • 已挫英雄百万师:表明周瑜不仅自身英勇无敌,还成功挫败了对手,展示了他的战术智慧和军事才能。
  1. 历史文化背景
  • 《咏史诗·赤壁》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作品,创作于咸通年间(860年前后)。这首诗通过赞美历史人物周瑜的英勇表现,反映了作者对那个时代英雄豪杰的钦佩和敬仰。
  1. 文学手法分析
  • 意象运用:诗中“烈火西焚魏帝旗”使用了强烈的视觉意象,生动地再现了赤壁之战的壮观场面。
  • 修辞技巧:“不假挥长剑”和“已挫英雄百万师”中的比喻手法,将周瑜的英勇形象与战场上的豪迈气概紧密相连。
  • 结构布局:全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周瑜的英雄本色和战场功绩。
  1. 情感价值体现
  • 此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英雄主义的歌颂。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勇气和智慧去克服它们。
  • 通过对周瑜的赞美,诗人传达了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感,即英雄应具备的无畏精神和卓越的能力。
  1. 社会教育意义
  • 这首诗在当代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同时也激励人们学习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周瑜那样勇敢和智慧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