汧水悠悠去似絣,远山如画翠眉横。
僧寻野渡归吴岳,雁带斜阳入渭城。
边静不收蕃帐马,地贫惟卖陇山鹦。
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汧水悠悠去似絣:“汧水”指的是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悠悠”表达了河流宽广、深远的意境。“去似絣”可能是指水流的动态或速度之快。
  • 注释: 汧水,指流经陕西的一条重要河流。絣(chèn),一种快速流动的水。
  • 译文: 汧水缓缓流淌,仿佛一匹骏马奔腾而去。
  1. 远山如画翠眉横:“远山”形容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翠眉横”则形象地描绘了山色的青翠和美丽。
  • 注释: 远山,指远方的群山。翠眉,形容山色青翠欲滴,如美人的眉毛般美丽。
  • 译文: 远处的山峰如同一幅精美的画作,山上的绿色如同女子的眉毛一样美丽。
  1. 僧寻野渡归吴岳:“僧”指的是僧侣,“野渡”通常指乡村间的渡口,“吴岳”可能指的是地名或者山脉。
  • 注释: 僧侣,指出家人。吴岳,可能是某座山或某个地方的名称。
  • 译文: 一位僧侣在乡村的小渡口寻找渡船,准备返回遥远的吴岳山。
  1. 雁带斜阳入渭城:“雁”指大雁,“斜阳”表示太阳即将落山。“渭城”是地名,可能指今天的西安附近。
  • 注释: 大雁,天空中飞翔的鸟。斜阳,夕阳。渭城,一个可能的地名。
  • 译文: 一群大雁伴随着斜阳的光芒飞过田野,最后消失在渭城的郊外。
  1. 边静不收蕃帐马:“边”可能是指边疆地区,“蕃帐”是古代藏族人居住的地方,“收”可能意味着收集或带走。
  • 注释: 边,指边境地区。蕃帐,藏族人居住的地方。收,收集。
  • 译文: 边境地区平静安宁,没有收取任何来自吐蕃部落的马匹。
  1. 地贫惟卖陇山鹦:“地贫”可能指的是土地贫瘠,不适合耕作,而“陇山鹦”可能是一种珍贵的鸟类。
  • 注释: 地贫,指土地贫瘠。陇山,位于中国的甘肃省一带,有丰富的鸟类资源。鹦,一种鸣禽。
  • 译文: 由于地势贫瘠,这里只售卖一些珍稀的陇山鹦鹉。
  1. 牧童何处吹羌笛:“牧童”指的是放牧的小孩,“羌笛”是西部羌族的传统乐器,声音悠扬。
  • 注释: 牧童,即放牧的小孩。羌笛,一种西部羌族的传统乐器。
  • 译文: 牧童们在哪里吹奏着羌笛,那悠扬的音乐让人陶醉。
  1. 一曲梅花出塞声:“一曲”指的是一段音乐,“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出塞声”可能指的是音乐风格或背景。
  • 注释: 一曲,一段音乐。梅花,象征坚韧不拔。出塞声,指音乐的风格或背景。
  • 译文: 一段以梅花为主题的音乐,从边塞传来,令人心旷神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诗人通过对泾河、远山、僧人、大雁、边地、陇山鹦鹉等元素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边地与内地进行了对比,使得整个诗歌更加生动有趣。此外,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山水田园的宁静,也有边塞的辽阔。整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美感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