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畔峨嵋簇簇青,楚云何处隔重扃。
落花带雪埋芳草,春雨和风湿画屏。
对酒莫辞冲暮角,望乡谁解倚南亭。
惟君信我多惆怅,只愿陶陶不愿醒。
【注释】
天畔:即天边,指蜀地。峨嵋:山名,在四川。簇簇:形容山峰众多。楚云:指楚国一带的云。隔重扃:阻隔重重,意谓隔绝。落花带雪:即落花时节。埋芳草:意谓落英飘落。春雨:春天的雨。和风:春风。画屏:屏风。冲暮角:听吹奏的号角声。望乡:眺望家乡。南亭:在蜀地的南部。多惆怅:有许多感伤、忧愁的情绪。陶陶:快乐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观察郎中寄来的诗篇的奉酬之作,也是作者对蜀地春景的描绘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的抒发。全诗四联,每联都由景物描写过渡到抒情,层层深入。
第一联“天畔峨嵋簇簇青,楚云何处隔重扃”,写诗人远眺蜀地之所见。“天畔”两句,点出蜀地在蜀国之外。峨眉山,又名蛾眉山,在成都北,为蜀中胜景之一,故称“天畔”。诗人站在蜀地的高处,遥看岷江之滨,只见群峰耸翠叠峦,青苍一片;而那层峦迭嶂之中,云雾缭绕,仿佛隔着重重门户。这里运用比喻手法,以山比人,把蜀地的山水写得十分美丽动人。“楚云”两句,写蜀地之境。“楚云”,指楚地之云。这句的意思是说,蜀地与楚地相隔,如同云雾一般遥远。“重扃”,指重重的门闩,也指重重的关卡,这里用来比喻蜀地与中原隔绝的情形。这两句诗,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蜀地山水的赞美之情;另一方面又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联“落花带雪埋芳草,春雨和风吹画屏”,写诗人所见到的蜀地春景。“落花带雪”,意思是说,春花秋叶凋零后,还带着残冬未消的余寒,如带雪花飘落,这是诗人对落花季节的生动描绘。“埋芳草”,意思是说,落花之后,芳草又生。“春雨和风”,是说春雨绵绵,微风阵阵,给人以清新之感。“和风”二字用得极妙,不仅写出了春风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诗人此时的感受。春风徐徐,吹拂着画屏(指屏风),使画屏上的图画更加栩栩如生。这两句诗,既写了蜀地之春的美景,又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联“对酒莫辞冲暮角,望乡谁解倚南亭”,写诗人饮酒时的情景和心情。暮角,即黄昏的号角声。诗人听到号角声,不禁想到自己身在异乡,有家难回,不禁感到惆怅万分。“南亭”,指南面的亭子。诗人看到南亭,不禁想到自己正在外地,不能回家,不禁感到孤独寂寞。这两句诗,既写了诗人听到号角时的情状,又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还写出了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
第四联“惟君信我多惆怅,只愿陶陶不愿醒”。这最后两句诗是对全诗的总结和概括。诗人通过自己的诗句,表达了他对自己的处境和感受的深刻理解。他相信朋友对他的理解与支持,因此感到并不孤独;但同时又知道,朋友不可能了解他的真实处境与感受,因此又觉得有些惆怅。他只愿意沉浸在这种惆怅之中,不愿醒来面对现实。这两句诗既总结了前面的诗情,又表现了诗人的真情实感,可谓言简意赅。
这首诗通过对蜀地春景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友情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