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踯躅青林里,半见殷花焰焰枝。
忆得倡楼人送客,深红衫子影门时。

【注解】

踯躅:徘徊,逗留。殷(yīn)花:牡丹花的一种,色如殷红,故称。倡楼:歌舞场所。深红衫子:指穿着红色衣服的人。影门时:在门口映照的样子。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游宴之后。

首两句写花的繁盛,以突出“玩”字。“谁家”,即何处,犹言何处有。这一句是说花丛中谁人家家户户都栽着美丽的牡丹花,有的已经绽出了花朵,有的则只含苞待放,但它们都长得十分茂盛。“踯躅”二字写出了这些花儿的颜色和姿态。“青林里”,即绿林之中,暗喻其生长之地之幽静。“殷花焰焰”,形容牡丹花的颜色鲜艳。“半见”二字,说明此时牡丹花只是部分开花,还有未开的。“殷花焰焰枝”,既写牡丹花的花色,也描写牡丹花的姿容,形象生动。

三、四句写自己送客归来的情景。“忆得”,回忆起。“倡楼人送客”,是说当年在歌楼上送别朋友时,那些穿红色衣服的人在门口映照出来的影子,至今还记忆犹新。“深红衫子”,是指那些穿红色衣服的人的衣服颜色。“影门时”,意思是说那些穿红色衣服的人的影子映在门口的时候,正是诗人送别客人归来的时间。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突出了牡丹花的艳丽;另一方面又反衬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心情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全诗以牡丹花为题,而实际上写的是诗人自己的送别情景。诗人通过写牡丹花的盛开和美丽来烘托送别友人的惆怅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