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括城北,眄眄岩泉西。
宿草暝烟绿,苦竹含云低。
幽怀不可托,鹧鸪空自啼。

樊登见寄四首

《樊登》的“樊”,指樊哙,西汉开国名将;诗中借指诗人朋友樊登。“见寄”是收到别人寄给作者的书信的意思。《樊登见寄四首》为杜甫在流寓夔州时期的一首五律。

悠悠括城北,眄眄岩泉西。

宿草暝烟绿,苦竹含云低。

幽怀不可托,鹧鸪空自啼。

注释:樊登(724-763),字仲德,原籍襄阳(今属湖北)。唐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及第,官至右司郎中,封范阳县男。与李白、杜甫有交往,其诗多抒发政治抱负不得实现之情。

赏析:

首联两句写樊登寄书后引起诗人思绪的联想。诗人想到樊登,自然会想起自己,想到自己,自然会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括城”,指樊城,即襄阳。“岩泉”,指襄水之源,即白鹤山。诗人由樊登寄书而想到自己,便自然地想到樊城,想到樊城又想到襄水,再想到白鹤山,于是,诗人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襄水之源白鹤山的北面,那片郁郁葱葱的山野和清幽宁静的山水了。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风景画呵!

颔联两句写樊登寄书后引起诗人思绪的联想。樊登寄书后,诗人便自然地想到自己,想到自己,自然会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宿草”,指长满杂草的野地。“暝烟”,即黄昏的炊烟。黄昏时分,暮色苍茫之中,只见茅舍炊烟袅袅,青草上沾满了暮霭,一片朦胧。“苦竹”,即苦竹,一种生长在大江两岸的竹子。诗人写到这一句时,似乎已经置身于那一片清幽宁静的景色中了。

颈联两句写樊登寄书后引起诗人思绪的联想。樊登寄书后,诗人便自然地想到自己,想到自己,自然会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鹧鸪”,鸟名,又名“行不得”、“杜宇”。相传其鸣声凄切,故以“啼”来表示哀伤、愁闷的感情。“空自”就是徒然,白白地,白白地哀伤。

尾联两句写樊登寄书后引起诗人思绪的联想。樊登寄书后,诗人便自然地想到自己,想到自己,自然会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幽怀”,指内心深处蕴藏的情感。“可托”,可以寄托。“鹧鸪”,传说它不会唱歌,但能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所以古人常用“鹧鸪”来比喻悲鸣不止的人。“空自啼”,就是徒然啼叫。这两句的意思是:内心深处蕴藏着难以诉说的情怀,却无法向人倾诉;只有鹧鸪在空中悲鸣,白白地哀叫着而已。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期的一首五律。此诗写作者因友人樊登的书信而引起的对自身身世的感慨。全诗意境清新,语言平易流畅,感情真挚动人,是杜甫诗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