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底阴森验笔精,笔闲开展觉神清。
曾当月照还无影,若许风吹合有声。
枝偃只应玄鹤识,根深且与茯苓生。
天台道士频来见,说似株株倚赤城。

【注释】

涧底:山涧之中。阴森:深邃而阴暗。验:验证。笔精:笔法精妙。闲:空闲。曾当月照还无影:曾经被月光照耀过,却仍然没有影子。若许风吹合有声:如果允许风吹过,就会有声音。玄鹤识:玄鸟能识别。根深:根基深厚。茯苓生:茯苓生长的地方。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频来见:经常来看我。说似:好像。株株:一株株。倚赤城:依凭赤城山。赤城山在浙江省天台县西北。【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写松,赞美画中的松树。首联写其“笔精”,颔联写其“神清”,颈联写其“玄鹤识”和“茯苓生”,尾联写其“倚赤城”。

“涧底阴森验笔精”,意思是说这棵松树生长在幽暗的山涧之中,它的笔法精妙。

“笔闲开展觉神清”,意思是说它虽然不忙碌,但是笔力却很充沛,所以它的形象显得生动、活泼。

“曾当月照还无影,若许风吹合有声”,意思是说这棵松树虽然在月光照射之下却没有影子,但是在风吹过的时候却会有声音。这两个比喻都形象地描绘出松树的特点,让人印象深刻。

“枝偃只应玄鹤识,根深且与茯苓生”,意思是说这棵松树的枝干弯曲,就像一只玄鸟一样能够识别出它的主人;而且它的根基非常深厚,就像一棵茯苓树一样能够在山涧中扎根生长。这两个比喻都形象地描绘出松树的特点,让人印象深刻。

“天台道士频来见,说似株株倚赤城”,意思是说天台山的道士经常来看它,就好像这些松树都是依靠着赤城山一样。这句话将松树与赤城山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展现了它的坚韧、生机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