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客起看仙掌月,落星斜照浊河泥。
故山远处高飞雁,去马鸣时先早鸡。
关柳不知谁氏种,岳碑犹见圣君题。
刍荛十轴僮三尺,岂谓青云便有梯。
《忆潼关早行》是唐代徐夤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下是诗句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 诗句原文:
行客起看仙掌月,落星斜照浊河泥。
故山远处高飞雁,去马鸣时先早鸡。
关柳不知谁氏种,岳碑犹见圣君题。
刍荛十轴僮三尺,岂谓青云便有梯。
2 . 诗句译文:
- 行客起看仙掌月:早起的旅行者抬头观看着仙掌般的月亮,那月亮在天际缓缓升起,照亮了整个大地。
- 落星斜照浊河泥:随着太阳渐渐西沉,星星开始在天空中闪烁,但它们的光芒已经斜射到浑浊的黄河之上,映照出一片暗淡的景象。
- 故山远处高飞雁:在遥远的群山之巅,一群大雁正在向南飞翔,它们的翅膀划过天空,留下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 去马鸣时先早鸡: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薄雾洒向大地时,马儿已经开始嘶鸣,而公鸡也早已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劳作。
- 关柳不知谁氏种:关中的柳树,不知道它们是由何人栽种,或许是某个旅人随意种植,也可能是当地百姓的家业。
- 岳碑犹见圣君题:那些刻在古岳上的石碑上,依稀可以辨认出曾经圣明君主的题字,那些文字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 刍荛十轴僮三尺: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工具,但对于那些辛勤工作的农民来说,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依靠。
- 岂谓青云便有梯:难道说一旦登上青云之梯就能一步登天吗?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不确定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3 . 诗句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类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古代乡村生活图景。其中,“仙掌月”与“浊河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同时,通过对古代建筑、动植物等细节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感悟。此外,诗中的哲理思考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这首诗不仅能感受到唐代诗人的才华和才情,还能体会到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