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苑闲居木石同,旋开小径剪蒿蓬。
虚游心在鸿蒙外,穴处身疑培塿中。
花影一阑吟夜月,松声半榻卧秋风。
百年寄傲聊容膝,何必高车驷马通。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注释

  1. 茂苑闲居木石同:茂苑是古代对一个地区或地方的美称,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居住地。闲居意味着在闲暇中进行生活、读书等活动。木石同则可能表示作者喜欢与自然为伴,无论是树木还是石头都视为好友。
  2. 旋开小径剪蒿蓬:旋开指的是迅速展开行动,小径和蒿蓬可能是作者所住的茂苑中的环境特征。剪蒿蓬可能是指修剪周围的杂草,使环境更加整洁。
  3. 虚游心在鸿蒙外:虚游表示超然物外,不受世俗束缚的游历。鸿蒙是古人对天地未分时的混沌状态的描述,也用来比喻广阔的空间。心在鸿蒙外则表示心境宽广如宇宙,不被世俗所累。
  4. 穴处身疑培塿中:穴处指在洞穴中生活,培塿是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代一种特定的植物或是洞穴内的自然环境。身疑培塿中则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环境的怀疑,可能是觉得这种生活过于简陋或不真实。
  5. 花影一阑吟夜月:花影一阑可能是描述了一种夜晚的场景,阑是栏杆的意思,可能是指月光洒在花影上。吟夜月可能是指在月光下吟咏诗歌。
  6. 松声半榻卧秋风:松声指松树的声音,半榻指一半的床铺,卧在这里指躺在床上。秋风可能是形容风的轻柔和秋天的气息。
  7. 百年寄傲聊容膝:百年指一生的时间,寄傲表示寄托傲骨,聊容膝则是说勉强能够容纳自己的傲骨。
  8. 何必高车驷马通:高车驷马通常用来形容豪华的车辆和马匹,通可能是指畅通无阻。这句话可能是说追求豪华的生活并不是必须的,重要的是心灵的满足和自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茂苑中闲居的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诗中的“虚游心在鸿蒙外”和“穴处身疑培塿中”两句,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而“百年寄傲聊容膝,何必高车驷马通”则传达了作者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泊,以及追求精神满足胜过外在物质享受的理念。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感人,是白居易诗词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