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门才子鼎科人,拂地蓝衫榜下新。
脱俗文章笑鹦鹉,凌云头角压麒麟。
金壶藉草溪亭晚,玉勒穿花野寺春。
多愧受恩同阙里,不嫌师僻与颜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描述了作者在科举考试中得到第三名进士后的喜悦与自豪。
首句“甲门才子鼎科人”,描绘了作者作为甲门才子,进入朝廷的荣耀时刻。甲门前三甲被称为“鼎科人”,象征着高官厚禄。
次句“拂地蓝衫榜下新”,则描绘了作者身穿崭新的蓝袍,踏上仕途的情景。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科举成功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未来仕途的期待和自信。
接下来的诗句“脱俗文章笑鹦鹉,凌云头角压麒麟”,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形象。作者以鹦鹉和麒麟比喻自己的才华和地位,表明自己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地位尊崇,如同凤凰之于梧桐,麒麟之于草原。
最后两句“金壶藉草溪亭晚,玉勒穿花野寺春”,则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中的生活情景。作者在溪亭上饮酒赏月,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在野寺中骑马游玩,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时光。这些诗句展现了作者在官场中的闲适与自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科举成功后的喜悦与自豪,以及他在官场中的闲适与自在,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下的士人命运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