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波浪激潼关,青兕胡为伏此山。
遥想楚王云梦泽,蜺旌羽盖定空还。

【注释】

阳,指代楚国。楚,指代项羽。石兕台,项羽的行宫,在今安徽寿县东南。

潼关:位于今陕西潼关县东,是秦、晋两省的分界线。

云梦泽:古泽名,在今湖北江陵西北,为长江中游地区大沼泽。

蜺旌羽盖:用青丝做的旌旗和羽毛做的伞盖。定空还:指项羽率军回撤到垓下(今安徽灵璧南)。

【赏析】

此诗作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此时作者已官居翰林学士。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割据,诗人目睹国势日非,民不聊生,遂写下了这首诗。诗人对项羽功业及悲剧结局作了深刻的剖析,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之情。

开头四句写项羽当年兵败垓下时的情景。首句以“激”字突出了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场面;次句以“伏”字写出了项羽在垓下的窘迫处境;三、四句化用《史记·项羽本纪》中“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四句诗句,写出了项羽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心情。

前四句写景叙事,后四句议论抒情。“遥想”一语,点明诗人思绪由眼前景色而联想到往事。“遥想”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往事的追思,又表明诗人对现实局势的关注。“云梦泽”,指古代大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西北一带;“蜺旌羽盖”,指羽葆旌旗和车盖。“定空还”,即回到原来的地方。这四句写诗人想象项羽在乌江边回顾往事时的情状,表现了他悲凉的心情。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他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又好大喜功,骄奢淫逸。这些原因也造成了他的悲剧下场。

全诗通过对项羽一生的叙述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他失败的原因,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