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闲马病客深秋,肯学张衡咏四愁。
红叶寺多诗景致,白衣人尽酒交游。
依违讽刺因行得,澹泊供需不在求。
好与高阳结吟社,况无名迹达珠旒。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途次内黄马病寄僧舍呈诸友人》:

  1. 官闲马病客深秋:描述了自己官职闲散,身体有病,正处在深秋时节的旅途中。
  2. 肯学张衡咏四愁:表示不愿意效仿东汉末年诗人张衡,创作那些带有忧愁情绪的作品。
  3. 红叶寺多诗景致:暗示着红叶满山、寺庙繁多的自然景色,适合吟咏诗歌。
  4. 白衣人尽酒交游:指代的是与僧人交往密切的场景,可能涉及饮酒等社交活动。
  5. 依违讽刺因行得:表明自己在旅途中既顺从又有所讽刺,可能是因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6. 澹泊供需不在求:表达了淡泊名利,不追求物质享受的人生态度。
  7. 好与高阳结吟社:愿意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立吟诗社,共同交流诗歌。
  8. 况无名迹达珠旒:表示即使没有显赫名声和显著的成就,也希望能够通过吟咏诗歌得到认可。

接下来是译文:

官位清闲身体不适在深秋时节,不想模仿张衡吟诵那令人忧伤的四愁。
红叶满山寺庙众多,是吟咏诗歌的好景致,僧人都是我亲密的朋友,我们一起饮酒谈笑。
我既随和又带着些许讽刺,是因为旅途中的经历使我有所领悟。
我追求的是淡泊名利的生活,并不过分贪恋物质上的收获。
我愿意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组建吟诗社,共同交流诗歌。
更何况我虽然没有显赫的名声和成就,但我的诗歌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旅行途中写给朋友们的信件,展现了他内心的感受与思考。诗人以“官闲马病客深秋”开篇,描绘了自身境遇,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身体的不适。接着,他以“不肯作张衡之赋”自警,明确表示不愿沉溺于哀怨之情。

“红叶寺多诗景致”一句,则描绘了旅途中的美景,同时隐喻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而“白衣人尽酒交游”一句,则反映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共同的诗酒情怀。

“依违讽谏因行得”,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的行为准则——既不完全顺应时俗,也不一味逆反,而是根据实际情境作出适当反应。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虽然不追求名利,却依然珍视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他的诗歌虽然可能没有得到世人的广泛认可,但却赢得了朋友的赞赏。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在仕途不顺、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乐观、追求诗意生活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