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榭何年筑,人应白日飞。
至今山客说,时驾玉麟归。
乳蒂缘松嫩,芝台出石微。
凭栏虚目断,不见羽华衣。
樊榭何年筑,人应白日飞。
樊榭是指樊山的一个别墅,位于浙江绍兴四明山下的樊江之畔,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晚年隐居的地方。诗句中的“何年筑”,指的是樊榭的建造年代。樊榭的修建时间不详,但据传是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由孟浩然所筑,故有“白日飞”之说。这里的“人应”指的是作者自己,暗示着自己如同在白日中飞升一般。
至今山客说,时驾玉麟归。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樊榭的怀念和赞美。“山客说”指的是山上的游人或访客们对樊榭的谈论和传说。“时驾玉麟归”则形容了樊榭的景色如同神话般的美好,令人仿佛能看到神仙乘着玉麟归来的情景。这里用“玉麟”来比喻樊榭的美丽和神奇,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乳蒂缘松嫩,芝台出石微。
这两句诗描绘了樊榭周边的自然风光。“乳蒂”指的是嫩芽或幼苗,这里比喻樊榭周围的树木繁茂,生机勃勃。“芝台出石微”则形容了樊榭附近的岩石上生长着灵芝草,这些植物虽然微小,但却显得格外珍贵,与樊榭的美景相得益彰。
凭栏虚目断,不见羽华衣。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樊榭美景的向往之情。“凭栏虚目断”形容站在栏杆边远望,只能看到远处的风景而无法触及。“不见羽华衣”则表达了作者对樊榭美景的渴望之情,希望有一天能够亲身体验到那里的美丽和神奇。这里的“羽华衣”指的是神仙般的美丽衣裳,象征着樊榭带给人的梦幻般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以樊榭为题,通过描绘樊榭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白日飞”、“玉麟归”、“乳蒂”、“芝台”等,将樊榭的美丽描绘得如诗如画,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樊榭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机,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樊榭的美好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