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实常闻秋半夜,天台天竺堕云岑。
如何两地无人种,却是湘漓是桂林。

注释:

霜后的桂实常常在秋夜的半夜听到,天台山和天竺寺都高耸入云。两地都没有人种植桂花,但它们却是湘西漓江边的桂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时,游览天台山和天竺寺时所创作的。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天台山和天竺寺的特点,以及两地桂花的不同之处。

首句“霜实常闻秋半夜”,写到了桂花的香气。在秋天的深夜里,人们常常能闻到桂花的清香。这里使用了“霜实”一词,既指桂花的果实,也暗指桂花的美丽。

次句“天台天竺堕云岑”,描述了天台山和天竺寺的高峻。这里的“堕云岑”指的是云雾缭绕中的山峰,形容两座名山的壮丽景色。

第三句“如何两地无人种”,表达了诗人对于没有人为桂花播种的疑惑。这里的“无人种”既是指自然生长,也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却是湘漓是桂林”,巧妙地将天台山、天竺寺与湘西漓江边的桂林联系起来。这里的“湘漓”和“桂林”都是地名,分别指湖南的漓江和桂林市。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不同地方桂花的不同之美的认可和赞赏。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天台山和天竺寺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人们对自然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桂花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