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时,要通晓大意,理解诗句的意思,抓住关键词分析,然后结合作者生平经历、作品风格特点、写作背景等来具体分析。
“新沙”句:涨起的新沙堤是官家修筑的,海边的鸥鸟也知此为官家之地。渤澥(bi xiè)声中——渤海之滨。渤海湾,古称渤澥。涨小堤——指涨起来的海堤。官家知后海鸥知——官家知道的地方,海鸥也知道,因为海边鸥鸟多。
“蓬莱有路教人到”两句:传说蓬莱山上有仙灵居住,那里有一条小路可以让人到达,但是仙人不轻易让人见到,所以人们只能望洋兴叹。教人——让某人做某事。蓬莱(piān lú),传说中的海上三座仙山之一,这里泛指仙境。应亦年年税紫芝(qīng zhī)——每年春天都要向官府交纳紫色灵芝作为贡品。这两句意思是说,人们虽然向往神仙生活,可是神仙却不肯轻易让人们看见,人们只能空怀壮志而无能为力。税紫芝——交纳紫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人们想登上神仙境界,可是神仙却不肯让人们看见,人们只能空怀壮志而无能为力。
赏析:《送李端》:送别诗中,写景咏物之作甚多,如王昌龄《送柴侍御》中的“树影萧萧北浪长”,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等都是。但像这首诗这样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送别诗却是不多见。诗的前半部分写景,从渤海湾涨起的小堤开始写起,描写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面,接着写海鸥知道这片地方是官家所修的海堤。最后两句则由景生情,抒发自己的愿望。诗中的景物都饱含着诗人的感情色彩:渤海湾的景色,海鸥飞过的景象以及官家修筑海堤的情景,都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仙境的向往。诗的后半部抒情写愿,以蓬莱山的传说和海鸥的传说开篇,表明自己希望像仙人一样能够达到仙境,但仙人又不肯轻易让人见到。结尾两句,诗人将这一心愿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送别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答案】
新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译文:
渤海湾涨起来的海堤是官家修筑的,海边的鸥鸟也知此为官家之地。
传说蓬莱山上有仙灵居住,那里有一条小路可以让人到达,但是仙人不轻易让人见到,所以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虽然人们想登上神仙境界,可是神仙却不肯让人们看见,人们只能空怀壮志而无能为力。
赏析:
《送李端》: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它以清新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前半部分写景:从渤海湾涨起的小堤开始,描写了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面;接着写海鸥飞过的景象以及官家修筑海堤的情景,都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仙境的向往;最后两句则由景生情,抒发自己的愿望。诗中的景物都饱含着诗人的感情色彩:渤海湾的景色,海鸥飞过的景象以及官家修筑海堤的情景,都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仙境的向往。诗的后半部抒情写愿。以蓬莱山的传说和海鸥的传说开篇,表明自己希望像仙人一样能够达到仙境,但仙人又不肯轻易让人见到。结尾两句,诗人将这一心愿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送别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