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自苍崖边,能谙白云养。
才穿远林去,已在孤峰上。
薪和野花束,步带山词唱。
日暮不归来,柴扉有人望。
【注释】
1、樵人:砍柴人。
- 苍崖:指山崖,青黑色石壁。
- 养:养育,滋润。
- 远林去:离开树林。
- 孤峰上:在山峰之巅。
- 薪和野花束:用山花作束。
- 步带山词唱:边走边吟唱着山歌。
- 柴扉:柴门。
- 有人望:有人等着你。
【赏析】
《樵溪十咏》,作者不详,是一组描写樵人在山中劳作情景的诗篇。诗人通过对樵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首句“生自苍崖边”,描绘了樵人生活在山崖边的艰辛。他们生来就在悬崖边上长大,习惯了艰苦的环境。这句既点明了樵人的生活环境,又为后文的描写做了铺垫。
第二句“能谙白云养”,进一步描绘了樵人的生活态度。他们深知白云是如何滋养大地,所以他们勤劳地砍伐树木,为人们提供木材。这句既展现了樵人的智慧和勤劳,又表现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第三句“才穿远林去,已在孤峰上”,描述了樵人离开树林的情景,他们已经到达了高山之巅。这句既表现了山林的广阔,也表现了樵人的勇敢和坚毅。
接下来四句,诗人详细描绘了樵人的生活细节。他们用山花作束,一边砍柴一边吟唱着山歌,日暮时不回家,只留下柴门旁有人等着他们回家。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樵人的生活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他们的辛劳与快乐。
最后一句“日暮不归来,柴扉有人望”,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带入高潮。这句话既表现了樵人对家的思念,也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樵人在山中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深敬意。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樵人在柴门前等待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淳朴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