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
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
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
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意思是:离别的人不是旅店的主人,而是被贬到连州的兄弟。这句诗中“逆旅”是旅店的意思,用来形容作者与柳秀才分别的场景。“谪连州”是指柳秀才因事受罚贬至连州。

“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意思是:楚国的雨水沾湿了傍晚的猿,湘江的雾气拂过了南飞的大雁。这里的“楚雨”、“湘云”指的是诗人所处之地和所思之人的地域环境。“猿”在古诗词中常常代表悲伤的情感,“暮”则表达了时间感,即傍晚时分。“沾”、“拂”这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动景图,传达出一种凄清悲凉之感。

“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意思是:芦苇丛生在宽阔的湖泽上,星星月亮映照在清澈的水中。这句诗中“蒹葭”指的是水边或湖泽边生长的一种植物,这里用来代指水乡或者水域。“广泽”泛指广阔的水泽。“行”,动词,行走。“棹”,名词,划船工具。“寒流”,寒冷的江河水。此句描写了作者与柳秀才离开连州时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意思是:什么地方有江关口?风浪阻遏着行人的忧愁。这句诗中“江关”指的是渡口,也就是作者与柳秀才离别的地方。“锁”字在这里是动词,意为把门关上、锁住。“风涛”指的是大风大浪。“阻客愁”是指因为要离开朋友而感到的忧愁。这句诗描绘了作者与柳秀才离开连州时的情景,表达出了作者内心的忧郁之情。

【答案】

送柳秀才往连州看弟

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

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

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

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

译文:

离别的人不是旅店的主人,而是被贬到连州的兄弟。楚地的雨沾湿了傍晚的猿,湘江的云雾拂过了南飞的大雁。

芦苇丛生在宽阔的湖泽上,星星月亮映照在清澈的水中。什么地方有江关口?风浪阻遏着行人的忧愁。

赏析:

《送柳秀才往连州看弟》是一首送别之作。这首诗以“离人”为题,意在写离别之苦;而“非逆旅”三字,则点明离别者非旅客,而是被贬的连州弟弟。这既是实写其身份,又从侧面烘托出离别之痛。诗一开头,就直抒胸臆:“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离人既非旅客,而是被贬的连州的弟弟,这种特殊的境遇使得离别的痛苦更甚于一般。接着,诗人便将笔触由自身转向了柳秀才:“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楚地的雨洒满了黄昏时分的小山,使山猿为之哀鸣;湘江的云雾轻轻拂过了北归的大雁,使它们在秋天的风中显得分外凄凉。两句诗通过写景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幅充满哀思的画面。

诗人又将笔墨投向了柳秀才:“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在辽阔的湖泊上生长的芦苇,随风摇曳;而在冷清的江面上划桨前行的船只,只能依靠星光和月光来导航。这样的画面,不仅描绘出了旅途的艰难,更暗示了柳秀才心中所承受的那份难以言说的寂寞与孤独。而最后一句“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更是直接道出了柳秀才的内心世界:“何处”一词,既是反问也是自问,流露出他对未知未来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的恐惧和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