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穷瓯越,风光肇建寅。
插桃销瘴疠,移竹近阶墀。
半是吴风俗,仍为楚岁时。
更逢习凿齿,言在汉川湄。

乐城的岁末赠诗

土地穷瓯越,风光肇建寅。

插桃销瘴疠,移竹近阶墀。

半是吴风俗,仍为楚岁时。

更逢习凿齿,言在汉川湄。

【注释】:

瓯越:今浙江一带。

吴风俗:指吴地的风俗。

楚岁时:指楚国的习俗。

更:又。

凿齿:东汉隐士。汉川,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西部,流经湖北省,注入长江。

湄:水的边沿。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对好友孟浩然在岭南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孟浩然在岭南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关心和思念之情。

首联“土地穷瓯越,风光肇建寅。”描绘了岭南的土地贫瘠,而气候却异常温暖。瓯越指的是现在的浙江省一带。建寅则是指农历的正月。

颔联“插桃销瘴疠,移竹近阶墀。”描述了孟浩然在岭南种植桃花来消除瘴气,以及把竹子搬到台阶上的事情。这里的桃花和竹子都是象征着生机和希望的事物,表达了作者对孟浩然在岭南生活的美好祝愿。

颈联“半是吴风俗,仍为楚岁时。”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岭南的风俗习惯。这里的半是吴风俗,是指岭南的风俗中有一半来自于吴地。仍为楚岁时,则是指岭南的习俗中仍然保留着楚国的习俗。这两句话既表现了岭南文化的多元性,也体现了作者对孟浩然在岭南生活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尾联“更逢习凿齿,言在汉川湄。”则是对整个诗作的总结。习凿齿是东汉时期的一位隐士,他的言辞被传唱在大江之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更加怀念你,因为你的话语就像大江之滨的习凿齿一样,流传至今。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