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闻。
逶迤绕清洛,断续下仙云。
泄泄飘难定,啾啾曲未分。
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
凤管听何远,鸾声若在群。
暗空思羽盖,馀气自氛氲。
这首诗的格式如下:
夜闻洛滨吹笙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闻。
逶迤绕清洛,断续下仙云。
泄泄飘难定,啾啾曲未分。
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
凤管听何远,鸾声若在群。
暗空思羽盖,馀气自氛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音乐、自然和人物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
“夜闻洛滨吹笙” 这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被夜中的笙声所吸引,仿佛听到了来自王子千年后的呼唤,感受到了笙音在五夜中的回荡。这里的“洛滨”指的是洛阳附近的黄河之滨,笙声从那里传来,穿越千年,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对笙声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夜晚的景象。诗人看到笙声蜿蜒曲折地绕着清冷的洛河流淌,时而断续,如同神仙在云端漫步。这种对笙声的细致观察和描绘,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笙声的美丽和神秘。
“泄泄飘难定” 这一句描绘了笙声的飘渺不定。诗人用“泄泄飘”来形容笙声的轻盈和飘逸,给人一种难以捉摸的感觉。这种描绘手法使得诗中的笙声更加动人,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无法被固定在某个地方。
“啾啾曲未分” 这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笙声的悠扬和连绵。”啾啾”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笙声的尖锐而清脆,仿佛是在诉说一段未完的故事。同时,”曲未分”也暗示了笙声的复杂和丰富,给人一种无尽的想象空间。
“松风助幽律” 这一句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诗人提到松风吹拂着幽静的律调,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和谐而宁静。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使得整个夜晚的氛围更加浓厚。
接下来三句,诗人继续描绘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波月动轻文” 这一句以水波和月光为背景,描绘了一种轻盈而优雅的画面。诗人用“动轻文”来形容水波与月光相互映衬,仿佛在跳动着一首优美的曲子。这种描绘手法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凤管听何远,鸾声若在群” 这两句则是对声音的描绘。诗人用“凤管”和“鸾声”分别形容笙管和鸾鸟的叫声,表达了它们虽然遥远但依然能听到的感受。这种描绘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想象自己的身影和余气,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暗空思羽盖” 这一句意味着诗人在黑暗中思考着自己的过去和未来。而”馀气自氛氲” 则暗示着诗人的思绪如烟雾般缭绕,无法消散。这种描绘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感慨。
整首诗以笙声为中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音乐、自然和人物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同时,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也被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