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滩一望平,远远见山城。
落日啼乌桕,空林露寄生。
烧畬残火色,荡桨夜溪声。
况是曾游处,桑田小变更。

秋滩一望平,远远见山城。

落日啼乌桕,空林露寄生。

烧畬残火色,荡桨夜溪声。

况是曾游处,桑田小变更。

注释:
江西道中作三首(选二):
秋天的江边小河上,一望平静,远山如画。夕阳西下,落日映照在乌桕树上,发出哀婉的啼叫声。树林中,露水凝结,滋生着寄生植物。傍晚时分,烧荒后的田野上,余烬尚存,散发着微弱的红色光芒;而溪流潺潺,桨声阵阵。更何况这里曾是我曾经游览过的地方,如今的桑田已经发生微小的变化。

赏析:
《江西道中作》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共三首。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江边的景色和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秋滩一望平”,描绘了秋天江边小河的宁静景象。这里的“秋”、“滩”、“一望”等关键词都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平静、美丽的画面。

第二句“远远见山城”,通过“远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山城的轮廓逐渐显现,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

第三句“落日啼乌桕”,描述了夕阳西下时,乌桕树发出的哀婉啼叫。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形象,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凄凉之感。

第四句“空林露寄生”,则展现了树林里的寂静和荒凉。露水凝结,滋生着寄生植物,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第五、六两句“烧畬残火色,荡桨夜溪声”,通过对比烧荒后的田野和夜晚的溪流声音,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静谧之美。

最后两句“况是曾游处,桑田小变更”,则是对故乡变化的感慨。虽然只是微小的变化,但足以让曾经熟悉的土地变得陌生。这既体现了诗人对故乡变迁的敏感和关注,也反映了他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