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径上登攀,深行烟霭间。
合流厨下水,对耸殿前山。
润壁鸟音迥,泉源僧步闲。
更怜飞一锡,天外与云还。
【题解】此诗写隐静寺的景色,抒发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注释】①南陵:县名。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分歙州、徽州二郡置。在今安徽省南部。②松径:山间小路。③合流:汇合。④厨下水:指寺院附近的溪水。⑤殿前山:即山门前的石山。⑥润壁:指寺庙的石壁。⑦泉源:指寺庙前的泉水。⑧飞一锡:僧徒乘坐的木制小舟。⑨天外:高远的天空之外。⑩云还:指僧人乘船归来。
【韵译】沿着松树铺成的山路登攀而上,深行在缭绕着薄雾的山林间。
汇聚到一起后汇入厨房下的溪水,高耸的殿宇前屹立着青翠的山峰。
寺庙石壁上传来鸟儿的清啼声悠扬,僧人们悠闲自得地在溪边散步。
更令人怜爱的是,那飞驰的木船载着僧人从远方归来,高高飘向遥远的天空。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游历南陵隐静寺,欣赏了寺院的美景之后所引发的隐居之思。首句“松径上登攀”写登山之路;次句“深行烟霭间”,写进入幽深的山林;三、四句“合流厨下水,对耸殿前山”,写溪水与殿前山的相对而立;五、六句“润壁鸟音迥,泉源僧步闲”,写寺庙石壁间的鸟语和泉源旁的僧侣漫步;七句“更怜飞一锡,天外与云还”,写僧人驾一叶扁舟返回故里的情景。整首诗构思缜密、层次分明,既描写景物,又表达情怀,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才情与气魄。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清新可喜,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