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德平无外,关门东复西。
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
注释:
天德:指皇帝的德行,这里指的是皇帝的恩德。
无外:指没有边关。
复西:又向西。
不将:即“不用”。
隔:隔断。
何用:为何要。
一丸泥:指用一块泥土就可以把千里之隔的地方连接起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和唐玄宗所作《奉和圣制潼关口号应制》诗中的第三句。整首诗以咏叹的口吻赞颂了潼关的雄壮与伟大,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安定繁荣的向往之情。
诗的前两句“天德平无外,关门东复西”,意思是说,皇帝陛下的恩德如同天上的太阳般普照四方,使四海之内都得到了治理;而潼关作为东西交通的要道,无论从东还是从西来的人都可以自由通行,没有阻隔。这两句话描绘出了潼关的宏伟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接下来的第三句“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解释。作者认为,既然皇帝陛下的恩德已经使得四海之内都得到了治理,那么再没有必要通过修建万里长城这样的方式去隔断人们之间的往来。这是因为万里长城虽然可以阻挡敌人的侵袭,但它却无法改变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所以,诗人强调,我们应该珍惜和平,不要过度追求军事上的安全。
这首诗通过对潼关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不要过度追求军事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