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初动未闻鸡,羸马街中踏冻泥。
烛暗有时冲石柱,雪深无处认沙堤。
常参班里人犹少,待漏房前月欲西。
凤阙星郎离去远,閤门开日入还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早朝》。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早朝的繁忙和庄重。
第一句“鼓声初动未闻鸡”,描述了早朝开始时,人们还未听见鸡鸣,就已经听到晨钟暮鼓的声音。这里用了“鼓声初动”来形容早朝的热闹气氛,而“未闻鸡”则突出了人们的忙碌和紧张。
第二句“羸马街中踏冻泥”,描绘了早朝期间,官员们骑着疲惫的马在街上行走,脚下踩着结冰的泥土。这里的“羸马”形容官员们的坐骑,而“踏冻泥”则形象地表现了早朝的艰难和寒冷。
第三句“烛暗有时冲石柱”,描述了早朝期间,烛光昏暗,有时甚至会冲撞到石柱上。这里的“烛暗”表现了早朝时的黑暗和压抑,而“冲石柱”则突出了早朝的严肃和紧张氛围。
第四句“雪深无处认沙堤”,描绘了早朝期间,大雪覆盖了沙堤,使得道路变得难以辨认。这里的“雪深”突出了早朝时的严寒,而“沙堤”则暗示了早朝的道路艰险和不易通行。
第五句“常参班里人犹少”,描述了早朝期间,常参班的人还很少。这里的“常参班”是唐代的一种高级官员,他们通常在早朝期间参与讨论政事,而“人犹少”则表现了早朝的稀少和冷清。
第六句“待漏房前月欲西”,描绘了早朝期间,月亮已经开始向西移动。这里的“待漏房前”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而“月欲西”则暗示了早朝的结束和新的一天的开始。
第七句“凤阙星郎离去远”,描述了早朝期间,皇帝已经离开凤凰阙,远离了朝堂。这里的“凤阙”是皇帝的宫殿,而“星郎离去远”则暗示了朝廷的空虚和冷落。
第八句“閤门开日入还齐”,描绘了早朝结束后,閤门打开,阳光照射进来,一切恢复了秩序。这里的“閤门开”意味着早朝的结束,而“日入还齐”则表现了早朝后的日常秩序和平静。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早朝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官场的忙碌和紧张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将早朝的繁忙、寒冷、严肃和孤独等元素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朝廷政治的冷漠和疏远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