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落荒凉僮仆饥,乐游原上住多时。
蹇驴放饱骑将出,秋卷装成寄与谁。
拄杖傍田寻野菜,封书乞米趁时炊。
姓名未上登科记,身屈惟应内史知。
这首诗是白居易赠给友人贾岛的。下面是逐句解释:
第1句: “篱落荒凉僮仆饥” ——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荒凉和仆人的饥饿状况,通过”荒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不满和内心的失落。
译文: 我的家宅四周荒芜,仆人因缺乏食物而饥肠辘辘。
注释: “荒”意为”废弃、不繁荣”,”落”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凋敝”或”衰败”,”僮仆”是指仆人,”饥”表示饥饿。
赏析: 首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通过描写仆人的饥饿状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2句: “乐游原上住多时” —— 这一句描述了诗人长时间居住在乐游原上的情景。
译文: 我在这乐游原上居住了许多时间。
注释: “乐游原”是古代长安城西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南。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长期在乐游原上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
第3句: “蹇驴放饱骑将出” —— 这一句描述了诗人骑着疲惫的驴子外出的情景。
译文: 我放走了那匹累了的驴子,骑上它准备出去。
注释: “蹇驴”指的是疲惫不堪的驴子,”放饱”即让驴子吃饱,”骑将出”表示准备出门。
赏析: 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4句: “秋卷装成寄与谁”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寄出秋天收获的卷轴给谁的愿望。
译文: 我把秋天的收获整理成卷轴,准备寄给我所关心的人。
注释: “秋卷”是指秋天收集起来的农作物或成果,”装成”表示整理,”寄与谁”即寄给谁。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丰收成果的珍视和对未来寄托的期待。
第5句: “拄杖傍田寻野菜” ——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田间寻找野菜的情景。
译文: 我在田边寻找一些野菜来充饥。
注释: “拄杖”是指手杖,”傍田”表示靠近田地,”寻”是寻找的意思,”野菜”是指野外的蔬菜。
赏析: 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朴素生活方式的精神风貌。
第6句: “封书乞米趁时炊” —— 这一句描述了诗人为了做饭而写信向人求助的情景。
译文: 我写信向他人请求米,趁现在天气还不算太冷时煮饭。
注释: “封书”是指写信,”乞米”即请求米食,”趁时炊”表示趁早煮饭。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依然关注民生,努力改善生活条件的努力。
第7句: “姓名未上登科记”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科举之路尚未成功的遗憾。
译文: 我的名字还没有被记入科举考试的记录中。
注释: “登科”是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未上登科记”即指没有取得科举功名。
赏析: 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成就的渴望以及未能实现这一目标的遗憾。
第8句: “身屈惟应内史知” —— 这一句描述了诗人认为自己的身份低下,只有内史才能理解。
译文: 我只知道我的身份很低下,只有内史能理解我的处境。
注释: “内史”指的是古代官职,通常负责记录官员的言行,这里可能暗示诗人自认为身份低微。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社会地位的感慨以及对他人理解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