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家贫拾海边樵,来认仙宗在碧霄。
丹穴虽无凡羽翼,灵椿还向细枝条。
九衢马识他门少,十载身辞故国遥。
愿与吾君作霖雨,且应平地活枯苗。
【注】:
投翰:指科举考试中举。翰林张侍郎:唐代翰林学士张九龄曾任宰相,后贬为岭南长史,故称其为“侍郎”。
举家贫拾海边樵:全家贫穷,只好在海边砍柴。
来认仙宗:来到仙山,寻找仙道的传承者。
丹穴:传说中藏有神鸟的洞穴。
灵椿:比喻贤才。
九衢马识他门少:皇宫里的人不认识他的才华。
十载身辞故国遥:十年间远离故土。
霖雨:及时雨。
枯苗:干瘪的庄稼。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自身经历,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以及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
首句“投翰”,即参加科举考试,得到皇帝赏识而入朝做官,是许多读书人的共同梦想。但诗人此时却身处岭南之地,远离京城,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失落。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心境,也暗示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不满。
颔联“丹穴虽无凡羽翼,灵椿还向细枝条”以神话传说中的神仙故事,喻指自己虽未得仙道传承,但却有着贤才之心。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也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颈联“九衢马识他门少,十载身辞故国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朝廷之间的隔阂。这里的“九衢马”指的是京城里的达官贵人,他们不识贤才,只看重他们的出身和地位。而诗人则远离京城,十年间未曾回到故乡,这种境遇使他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
尾联“愿与吾君作霖雨,且应平地活枯苗”,则是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担忧。他认为,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能为国家分忧,解决百姓的疾苦。因此,他愿意像甘霖一样滋润这片大地,让所有的枯萎之苗重新焕发生机。
整首诗歌通过诗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展示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和担忧。同时,它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矛盾冲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