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道当河陕,陈诗问国风。
川原三晋别,襟带两京同。
后殿函关尽,前旌阙塞通。
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

【注释】

驰道:古代帝王和诸侯来往的官道。

陈诗:陈述诗歌,这里指献上自己的诗篇,以表达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三晋:泛指今山西一带地区。

襟带:衣襟腰带,比喻所处地域的重要。此处指的是陕州(今陕西省省会西安)地处两京城之间的重要地位。

后殿:指函谷关,为战国时函谷关的旧址。函关尽:指函谷关已经关闭。

前旌:指秦岭山脉,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与洛阳之间的分界线。阙塞:指华山,为西岳华山的古名。

行看:将要看见的意思。

洛阳陌:洛阳市的道路。

光景丽天中:形容洛阳景色之美,如同天上一般绚丽多彩。

【赏析】

此诗应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春至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所作。诗人奉旨从东都洛阳出发,经过陕州,到长安朝见天子,于是写下了这首《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

首联“驰道当河陕,陈诗问国风”,写诗人从京都出发,沿着黄河大道向东行驶在途中,他向皇上呈递自己所作的诗篇,来表达自己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颔联“川原三晋别,襟带两京同”,写诗人经过三晋地区,看到中原大地的美丽景色,同时想到自己所在之处也处在两京之间的重要地带,因此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颈联“后殿函关尽,前旌阙塞通”,写诗人到达陕州的后殿和前旌山,看到了关塞之险峻。

尾联“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写诗人即将到达洛阳,洛阳的美景犹如天上一般绚丽多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