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
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
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雁门、垂老、萧寺、曹溪等意象描绘了杨某归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1. 雁门:指的是山西雁门关,这里用来指代杨某离开的地方。“远”表示杨某离开的地方很远。
  2. 脱袈裟:这里的“脱”是动词,意思是脱下。“袈裟”是指僧人穿的宽大的衣服,这里用来形容杨某即将离乡的背景。
  3. 萧寺:指的是寺庙的名称,这里可能是指杨某将要前往的一个寺院。“休为客”表示杨某在寺院中不再作为客人的身份存在。
  4. 曹溪:这是佛教术语,指的是禅宗的发源地。“便寄家”表示杨某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或家庭的感觉。
  5. 绿琪:指的是绿色的琪树,是一种植物。“千岁树”表示琪树长得很长寿。
  6. 黄槿:也是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是形容其四季开花的特点。“四时花”表示这种植物一年四季都开花。
  7. 别怨:指的是离别时的哀怨情绪。“应无限”表示这种情绪是无限的,无法表达出来。
  8. 桂水:指的是河流名,也可能是地名或特定的自然景观名。这里的“斜”可能指的是河流水流的方向或者是河流旁边的景物。

以下是诗句的注解和赏析:

  •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这句话描述了杨某离开的地方非常遥远,他已经年迈到需要脱掉衣物的程度。
  • “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这句话表明杨某在寺院中不再作为客人的身份存在,而是找到了归属感或家庭的感觉。
  • “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这句话描述了两种植物——绿琪和黄槿,这两种植物都有长寿和四时开花的特点。
  • “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这句话表达了离别时哀怨情绪是无限的,而这种哀怨之情又与门前的桂水相呼应,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杨某归去的背景、他在寺院中找到归属感的过程以及他与大自然之间的互动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