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逸何人识,才高举世疑。
祢生狂善赋,陶令醉能诗。
碧水鲈鱼思,青山鵩鸟悲。
至今孤冢在,荆棘楚江湄。

【注释】:

  1. 途经李翰林墓:途经李翰林的坟墓。李翰林,唐代著名诗人,名不详。2. 气逸何人识:气韵飘逸,有谁能够认识。3. 才高举世疑:才华横溢,举世皆疑。4. 祢生狂善赋:祢生,即祢衡(字正平),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因恃才傲物,被曹操杀害。5. 陶令醉能诗:陶令,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6. 碧水鲈鱼思:碧水,指清澈见底的湖水。鲈鱼,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古人常常以鲈鱼作为象征清高和廉洁的美食。7. 青山鵩鸟悲:鵩鸟,一种生活在山林中的鸟类,其鸣声哀切悲凉,常用来比喻悲伤的情感。8. 孤冢在:墓碑尚存。9. 荆棘楚江湄:楚江,指长江。湄,岸边。荆棘丛生的岸边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坟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李翰林墓地时所作,通过对李翰林生前的事迹与死后的凄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这位文学巨匠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他不幸遭遇的同情。

全诗共八句,前三句描述了李翰林的才情和气质,以及他生前的辉煌和后世的争议。后五句则描绘了李翰林死后的萧条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李翰林的悼念之情。

诗中“气逸何人识”一句,用“气逸”来形容李翰林的才情非凡;而“才高举世疑”则揭示了他的才华不仅得到了世人的认可,甚至引发了普遍的质疑和争议。这两句话构成了对李翰林才华与命运的双重评价,既体现了他的卓越才华,也反映了他在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坎坷与挫折。

接下来的“祢生狂善赋,陶令醉能诗”,则是直接点明了李翰林的名字和他生前的事迹。祢衡以其狂放不羁的个性和出色的文才而著称;而陶渊明则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选择归隐田园而被誉为“田园诗派鼻祖”。这两句话通过对比两位文人的不同人生道路,突出了他们的不同命运和各自的风采。

接下来四句,则是对李翰林墓地的描述。“碧水鲈鱼思”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光山色画面,而“青山鵩鸟悲”则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这些自然景物与李翰林的墓地相映成趣,形成了一种悲凉而又美丽的画面。

最后两句,“孤冢在,荆棘楚江湄”,则点明了李翰林墓地的存在,同时用“荆棘楚江湄”来形容墓地周围的荒凉景象。这两句话既表现了李翰林墓地的孤独与凄凉,也暗示了他生前的辉煌与身后的落寞。

这首诗通过对李翰林的生平事迹和墓地环境的描绘,展示了他一生的才华与悲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