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就空门退,官从画省迁。
住持良有愿,朝谒冗无缘。
身净金绳内,心驰玉扆前。
荣添一两日,恩降九霄年。
慕法能轻冕,追非欲佩弦。
栖闲那可久,鸳鹭待行联。

【注释】

迹就空门退,官从画省迁:意为仕途上已到了极点,退隐于空门。迹就指仕途上的进退,空门即佛教的寺庙,画省是唐朝设置的尚书省下设的部门,迁表示官职变动。

住持良有愿,朝谒冗无缘:意指自己内心向往出家为僧,但朝廷频繁召见,没有机会。住持是指寺庙中主持佛事的人,朝谒指皇帝召见群臣,冗无缘则表示召见频繁而自己却无机会。

身净金绳内,心驰玉扆前:身清净如金绳一样纯洁,心驰神往在玉阶之前。身净指身心清净无杂念,金绳即比喻人的品行,玉扆是帝王所坐的地方。

荣添一两日,恩降九霄年:指皇帝加封官职,赐给你荣耀和恩泽,让你享受尊贵的待遇。荣添一两日即指加封官职,九霄年则形容恩泽之广。

慕法能轻冕,追非欲佩弦:《诗经》有《关雎》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意思是说,君子喜爱淑女就像喜爱音乐一样,追求美好的事物就像追求音乐一样。这里诗人说自己羡慕这种清纯美好的境界。轻冕即表示自己愿意放弃世俗的名利,追逐美好的东西而不愿意像别人那样戴上华丽的冠冕去追求名利。追非欲佩弦即指追求美好的东西而不去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

栖闲那可久,鸳鹭待行联:表示自己渴望隐居山林,但又知道隐居不是长久之计,就像鸳鸯和鹭鸶等待飞翔一样。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70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春,王郎中刚到建安寺西院任职时。王郎中是作者的好友,当时正处在仕途得意之时。这首诗表达了王郎中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写王郎中辞官归隐。“迹就空门退”中的“迹”指仕途上的进退;“空门”指佛教的寺庙;“退”字表示仕途上已到了极点,退隐于空门。“官从画省迁”中的“画省”指尚书省下设的部门;“迁”表示官职变动。

颔联写王郎中内心向往出家为僧,但又被朝廷频繁召见,无法实现。“住持良有愿”中的“住持”指寺庙中主持佛事的人,“良”表示很、十分,“有愿”表示内心的向往;“朝谒冗无缘”中的“朝谒”指皇帝召见群臣,“冗无缘”表示召见频繁而自己却没有机会。

颈联描写王郎中内心的感受。“身净金绳内”,意指自己身心洁净如金绳子一般纯净;“心驰玉扆前”,意指自己心驰神往在玉阶之前。“金绳”比喻人的品行,“玉扆”指帝王所在之处。

尾联写王郎中内心的愿望。“荣添一两日”中的“荣添”表示受到皇上的恩赏;“九霄年”表示受恩之广。“慕法能轻冕”,意指羡慕清纯美好的生活而放弃世俗的名利;“追非欲佩弦”,意指追求美好的东西而不去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

最后两句写王郎中渴望隐居山林的心情。“栖闲那可久”,意指自己渴望隐居山林,但又知道隐居不是长久之计;“鸳鹭待行联”,意指如同鸳鸯和鹭鸶等待飞翔一样,等待着飞向远方的自由天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