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拥黄须,安西逐指呼。
离乡俱少壮,到碛减肌肤。
风雪夜防塞,腥膻朝系胡。
为君乐战死,谁喜作征夫。

塞上行

上将拥黄须,安西逐指呼。

离乡俱少壮,到碛减肌肤。

风雪夜防塞,腥膻朝系胡。

为君乐战死,谁喜作征夫。

【注释】:

  • 塞上行:诗题。
  • 上将:即将军。
  • 拥:抱着。
  • 黄须:胡须黄色。这里指将军的须发皆白。
  • 安西:古地区名,今新疆一带。
  • 逐:追逐,追击。
  • 指呼:用手指示意。
  • 离乡:远离家乡。
  • 俱:都。
  • 少壮:年轻有为。
  • 到碛:到了沙漠。
  • 肌肤:皮肤。
  • 防塞:抵御边塞上的风寒雪冷。
  • 腥膻:腥味和膻味,泛指各种动物的肉。
  • 胡:匈奴的代称,这里是对西域少数民族的称呼。
  • 乐战死:乐意战死,即英勇作战,不怕死。
  • 征夫:远征的士兵或军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送李侍御》中的一首。全诗通过对塞上行的场景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热爱,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的情感。

首句“上将拥黄须”,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的将军形象,他带着黄色的胡须,威武而威严。这一句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了将军的英勇和威严。

次句“安西逐指呼”,则进一步描绘了将军追击敌人的情景。这里,“逐”字表现出了将军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的精神风貌。“指呼”则是用手指示意,表现了将军指挥若定,从容不迫的大将风范。

接下来三、四句“离乡俱少壮,到碛减肌肤。”则描述了出征前后的变化。离家时都是年轻的士兵,而到达沙漠后,士兵们的皮肤变得黝黑粗糙。这里的“离乡”、“到碛”都暗喻着战争带来的艰辛与挑战。

最后两句“风雪夜防塞,腥膻朝系胡。”则描绘了夜晚在边塞抵御风雪,早晨面对来自西域少数民族的腥膻气息的艰苦生活。这里的“腥膻”既指气味,也暗喻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

最后一句“为君乐战死,谁喜作征夫”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看法。他认为,为了国家的安宁,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但那些喜欢战争的人又有何值得欢喜的呢?这里,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表露无遗。

这首诗通过对塞上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有力,情感深沉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