蹑险入高空,初疑势不穷。
又缘千嶂尽,还共七盘同。
下辨东流水,平随北去鸿。
天然无此道,应免患穷通。

【注释】

经八合坂:经过八重山的山坂。

蹑险入高空,初疑势不穷:攀越险峻的高山,进入高空。初,一作“但”。

又缘千嶂尽,还共七盘同:再走完千重山峦之后,又和盘绕七曲的山路一样。又缘,又沿;又缘,又沿着。嶂,山峰。

下辨东流水,平随北去鸿:向下辨认向东流去的江水,顺从着北方飞去的大雁。下辨,辨别、辨认。

天然无此道,应免患穷通:自然没有这样的道路,就免去了穷困与通达的烦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登山观景的诗。诗人在登山观景时,先写登山的艰难,再写登上山顶后的美景,最后写因景色优美而引起的感慨。全诗构思缜密,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简练,意境开阔深远,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作品。

前两句“经八合坂”写登山之难。首句写登山之难,次句写登山之乐。“蹑险”即踏险,意谓攀越险峻的高山。“登高”,指登上高山,是登山者的愿望。然而诗人在开始却并不直接点明登高之意。开头两句用对偶句式,先写登高之难,然后写登高之乐,以形成鲜明的对照。

后三句“又缘千嶂尽,还同七盘同。下辨东流水,平随北去鸿。”则具体地描写了登山所见之景。

“又缘千嶂尽”,意思是再越过千层山峰。这一句中“又缘”二字,写出了登山的艰难;“千嶂”,指千层山峰,突出了山峰之多。“还同七盘同”,“七盘”即七曲盘山,是指盘山的七条路。这里把登高途中所走的山路与盘山的七条路相比拟,既写出了山路曲折回环的特点,又突出了盘山的险要。“还同”,犹“共”或“和”,指一同走过。

第三联“下辨东流水,平随北去鸿”。这是全诗中最精彩的一段。“下辨”,指明辨方向。“东流水”,东流的河水。作者通过观察,发现山下的河水是从东面流来的,因此说:“下辨东流水。”“平随北去鸿”,意思是顺着大雁飞翔的方向看去,看到大雁平缓地向北飞去。“东流水”,东流的河水。“北去鸿”,北行的大雁。作者通过观察,发现山下的河水是从东面流来的,同时看到南面的大雁正朝着北方飞翔,所以感到十分高兴,并由此产生了联想:“下辨东流水,平随北去鸿”。“平随”,形容大雁飞行时翅膀平直的样子。

“下辨东流水”,意思是分辨清楚东边的水流;“东流水”指的是东流的河水。“平随北去鸿”,意思是看那北飞的大雁平直地飞着。“平随”形容大雁飞行时翅膀平直的样子。

第四联“天然无此道,应免患穷通”。这一联的意思是说,既然自然之中没有这样崎岖的山路,那么也就不必忧虑贫富得失、仕途升迁等问题。

【译文】

攀过险峻山巅,进入高空,最初怀疑山势不会穷尽。

又沿着千层山峰走了过去,与盘山七曲相通之路相同。

向下辨认向东流去的江水,顺着北方飞去的大雁。

大自然没有这样的山路,就免去了贫困与通达的烦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