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枝灯在琐窗空,希逸无聊恨不同。
晓梦未离金夹膝,早寒先到石屏风。
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寸红。
应卷虾帘看皓齿,镜中惆怅见梧桐。

【注释】

①九枝灯:用九枝灯烛,以表喜庆。

②琐窗:雕花的窗户。

③希逸:指唐代诗人李商隐。

④晓梦未离金夹膝:意谓早晨的梦境没有离开过金丝织成的衣服的膝盖。

⑤石屏风:指石头屏风。

⑥遗簪:遗落的簪子。

⑦烛残:蜡烛已经烧到尽头。

⑧皓齿:洁白的牙齿。

⑨梧桐:落叶乔木,秋后叶色转黄。

⑩镜中惆怅见梧桐:意谓在镜中看到梧桐树叶也感到悲伤。

【译文】
九枝灯烛在雕花的窗户里空荡荡地闪烁,我无聊得怨恨自己和李商隐不能一起高兴。
早上的梦没有离开过金丝织成的衣服的膝盖,早春寒气先到石头屏风上停留。
失落的簪子可惜它白了三秋,蜡炬还剩下一寸红心。
应该拉起虾帘观赏她的洁白牙齿,镜子中看见梧桐树也令人惆怅。

【赏析】
这首七律写闺怨。全诗四句,前两句写闺情,后两句写相思之苦,结构严谨,感情真挚。
“九枝灯”与“琐窗”,都是闺中之物。灯是喜事的象征,而闺中人却无此乐事,所以“九枝灯”是“恨不同”。“希逸”当指李商隐,两人同有诗名,又同为牛李党之争所牵,故有“怨不同”之说。
“晓梦”句承上,言晨起梦醒之时,犹忆梦中情景。“金夹膝”句承上,言梦中之景,如在眼前;“石屏风”句承上,言梦中之境,如入画中。“遗簪”句承上,言梦醒时,犹觉簪子失落,而不知其去处何方。“烛残”句承上,言梦中之景,如火已熄,而不知其何时才灭。这几句写梦中之景、梦中之事以及梦醒时的怅惘之情,写得细腻而传神。
“应卷”句承上,言醒来之后,应当拉开窗帘看看外面的景色;“镜中”句承上,言打开镜子一看,却又发现梧桐叶已变黄色。这两句写醒来后的所见所感。
“遗簪”句承上,言醒来之后,还觉得遗失的簪子很可惜,因为它白白过了三秋。这里运用了典实手法,使语言更加含蓄典雅。“蜡烛犹残一寸红”句承上,意思是说,那点蜡烛的余烬还没有烧完,还留下了一寸红色的痕迹。这一句写醒来后的所见,也是对上文的补充。
最后两句写相思之苦。因为思念远方的人而无法入睡,所以只好卷起窗帘看看外面的景色;而打开镜子一看,又发现自己的容颜已经变得憔悴不堪。这两句既写出了闺中人的孤单寂寞,又写出了她内心的愁苦与无奈,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相思之苦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