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客常游处,层峦枕碧溪。
经过殊俗境,登陟象云梯。
步步劳山屐,行行蹑涧霓。
迥临天路广,俯眺夕阳低。
赏咏情弥惬,风尘事已暌。
前修如可慕,投足固思齐。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全诗内容理解。

谢客常游处:常到的游览之地。

层峦枕碧溪:山峦环绕,碧水流淌。

经过殊俗境:经历不同凡俗的景象。

登陟象云梯:登山如同攀登云梯。

步步劳山屐:一步步踏着山鞋(形容山路崎岖)。

行行蹑涧霓:行走间踏着彩虹般美丽的山涧流泉。

迥临天路广:遥望天空的道路广阔无边。

俯眺夕阳低:从高处俯瞰夕阳西下。

赏咏情弥惬:欣赏赞美之情更加惬意。

风尘事已暌:因世事纷扰而远离。

赏析:“谢客常游处”,点明诗人曾游过这个地方,“谢客”,即谢灵运的别称。谢灵运是南朝宋诗人,山水诗派代表人物,开创了中国山水诗派的先河,被钟嵘称为“才秀人微”。谢灵运在家乡所居的地方叫“石门”,今属浙江建德市梅城镇。谢家有山有水,风景优美,为名士游览胜地。谢灵运曾在此隐居,自号东山居士。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中写道:“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可见其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山水的喜爱。“层峦枕碧溪”,写山峦环抱碧绿的溪流;“经过殊俗境,登陟象云梯”,写经过不同寻常的境界,登上了高高的象飞天的云梯;“步步劳山屐,行行蹑涧霓”,“步步”“行行”写出了山道的崎岖,“劳山屐”和“蹑涧霓”,写出了攀越高山,跋涉险径的艰辛。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迥临天路广”,写站在山顶,眺望远方天空的道路;“俯眺夕阳低”,写低头观赏落日的情景。“赏咏情弥惬,风尘事已睽”,意思是说在这里吟咏欣赏,感情更愉悦;由于世事纷扰,我早已离开了这里。

“前修如可慕,投足固思齐。”这两句话是作者对前代隐者的赞语,意思是说如果从前的隐者还在世上的话,那么他们一定很值得仰慕,自己只要一踏上隐者居住的地方就一定会思念他们。这两句诗表明作者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

【答案】

谢客常游处,层峦枕碧溪。

经过殊俗境,登陟象云梯。

步步劳山屐,行行蹑涧霓。

迥临天路广,俯眺夕阳低。

赏咏情弥惬,风尘事已睽。

投足固思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