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苔迎五马,莳药过申钟。
鹤共林僧见,云随野客逢。
入楼山隔水,滴旆露垂松。
日暮题诗去,空知雅调重。
【注释】:
酬姚员外见过林下:酬答,作诗以答谢。姚员外:人名。见过:来访我。林下:山林之下,指隐居之地。苔:青苔。五马:古代皇帝的仪仗队。莳(shī)药:种药,这里指种植药材,即采药。申钟:古钟名。鹤共林僧见,云随野客逢:与鹤和林中的和尚相见,云彩跟随着野外的游客相逢。入楼山隔水,滴旆(pèi)露垂松:进入山中楼阁时,隔着水面,旗杆上的旗子在微风中摇曳,仿佛是在滴水。楼山:山名。水:指涧流。滴旆:像滴水一样飘荡的旗帜。旆,旗。垂松:下垂的松树枝条。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友人来访并题赠的诗。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
首联“扫苔迎五马,莳药过申钟”,是说迎接友人来到山林之中的小居,用“扫苔”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主人热情好客的情景。“莳药过申钟”,则是说栽种药材,过了中午时分才到访。诗人以“五马”暗喻友人,以“申钟”比喻时间的推移,写出了友人来访之晚,表达了诗人的歉意之情。
颔联“鹤共林僧见,云随野客逢”。是说与鹤相伴的林中和尚,还有跟随在后云彩的野客。诗人用“鹤共”“云随”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山林间的幽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到来的喜悦之情。
颈联“入楼山隔水,滴旆露垂松”,是说走进山中的楼阁,隔着水面,旗杆上的旗子在微风中摇曳,仿佛是在滴水。诗人以“山隔”和“水隔”两个意象,巧妙地将读者的视线引入远方,使画面更加深远、空灵。而“滴旆”则形象地描绘了风吹动着旗帜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悠扬的感觉。
尾联“日暮题诗去,空知雅调重”是说到了日暮时分,诗人挥笔题诗离去,只能知道这首诗的艺术价值会很高。诗人用“题诗去”和“空知”两个词语,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到来的感激之情和对自己艺术成就的自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惆怅。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通过对山水、林木、云霞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到来的喜悦之情和对艺术成就的自信。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