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重镇惟幽都,东威九夷制北胡。
五军精卒三十万,百战百胜擒单于。
前临滹沲后沮水,崇山沃野亘千里。
昔时燕王重贤士,黄金筑台从隗始。
倏忽兴王定蓟丘,汉家又以封王侯。
萧条魏晋为横流,鲜卑窃据朝五州。
我唐区夏馀十纪,军容武备赫万祀。
彤弓黄钺授元帅,垦耕大漠为内地。
季秋胶折边草腓,治兵羽猎因出师。
千营万队连旌旗,望之如火忽雷驰。
匈奴慑窜穷发北,大荒万里无尘飞。
隋家昔为天下宰,穷兵黩武征辽海。
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
六军将士皆死尽,战马空鞍归故营。
时迁道革天下平,白环入贡沧海清。
自有农夫已高枕,无劳校尉重横行。
相和歌辞燕歌行
历史回音与时代共鸣
- 诗篇原文
国重幽都定九夷,威震胡虏三十万。
滹沲后沮水边山阔,金台筑起贤士来。
单于战败汉王封,魏晋之乱鲜卑窃位。
隋家征辽海穷兵黩武,大荒万里无尘飞。
- 译文解读
国之重镇唯幽都,东威九夷制北胡。
五军精卒三十万,百战百胜擒单于。
前临滹沲后沮水,崇山沃野亘千里。
昔时燕王重贤士,黄金筑台从隗始。
倏忽兴王定蓟丘,汉家又以封王侯。
萧条魏晋为横流,鲜卑窃据朝五州。
我唐区夏馀十纪,军容武备赫万祀。
- 注释说明
(1) 幽都:地名,今河北省张家口市。
(2) 九夷:泛指古代的少数民族地区。
(3) 金台:古代帝王所建的高台楼榭,用以显示威严。
(4) 隋家:指隋炀帝,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5) 大荒万里无尘飞:形容荒凉之地无风沙。
- 赏析与创作背景
《相和歌辞·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陶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描绘燕地的壮丽景色和战士们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厌恶和批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唐代时期,当时的社会形势非常动荡不安。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和维护国家统一,唐朝政府不得不发动了多次对外战争。这些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同时也暴露出了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因此,陶翰在创作这首诗时,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批评,更寄托了自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