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若问此心嗟叹否,天人不可怨而尤。

【注释】

早蝉:初秋的蝉鸣。下第:科举不中,不得官做。高韵:高雅的音韵。白头:指年老。嗟叹:感慨。怨而尤:怨恨而不埋怨。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写诗人听到初秋蝉鸣的感受。全诗以“早蝉”为主干,通过描写早蝉的鸣叫,抒发了诗人在科举考试落榜后,依然保持高洁志趣,不因世俗利禄所动,仍怀壮志、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首联两句从听觉角度写早蝉。“早蝉孤抱芳槐叶”,意思是说初秋时节,一只早蝉孤独地抱着嫩绿色的槐树叶子,它不停地鸣叫着,向残阳展示它的意态和风采。这里的“抱”、“噪”二字运用得极其传神,把早蝉鸣叫时那专注、执着的神情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

颔联两句由听觉转入触觉。“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意思是说,我也不怕这声声的鸣叫催我变老,只愿这声音让我畏惧不已,不要再去吟诵什么诗句。这里,诗人用“也任一声”来反衬“一声”之声的强烈冲击力和震撼力,用“堪听”来衬托“畏吟休”之无奈与哀怨,表现出诗人对早蝉鸣叫声的厌恶之情。

颈联两句由触觉转视觉。“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的意思是说,我之所以没有成为达官显贵,恐怕是因为我没有获得高才高学吧,但我宁愿像那些隐于青山之中的高人一样,过上清贫的生活。这里的“得非下第”是说诗人未能中举的原因,“下第”即落第;“高韵”是指好的文风和诗风。“须是青山隐白头”一句中的“须是”一词表明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而“青山”则暗示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尾联两句表达诗人对命运的认识和态度。尾联两句以“若问此心嗟叹否?天人不可怨而尤”收束全篇,意思是说如果你问我是否感叹过世事沧桑?那么我只能告诉你,天地之间是不可以抱怨的。这里的“嗟叹”是叹息的意思,“怨而尤”是抱怨的意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于自己命运的豁达态度。

这首诗虽然以“早蝉”为题,但实际却写了诗人在科举考试落榜后的心态。诗人通过对早蝉鸣叫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在仕途失意时的心境。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以“早蝉”为线索,通过描绘早蝉的鸣叫、自己的感受以及对命运的认识和态度,展现了诗人在仕途失意时的心路历程。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理想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