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哉征西将,幕府多俊人。
筹议秉刀尺,话言在经纶。
先鞭羡之子,走马辞咸秦。
庭论许名实,数公当即真。
行行弄文翰,婉婉光使臣。
今者所从谁,不闻歌苦辛。
黄云萧关道,白日惊沙尘。
虏寇有时猎,汉兵行复巡。
王师已无战,传檄奉良臣。
【注释】:
- ①贤哉征西将:称赞贤能的征西将军。征西,指唐玄宗时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哥舒翰,因任河西节度使。杨谏议赴河西节度判官兼呈韩王二侍御即指此。
- ②幕府多俊人:指杨谏议在军中任职,是军中的俊杰。
- ③筹议秉刀尺:筹,筹谋;持刀尺,比喻治理政事。
- ④话言在经纶:谈论的话头都在治国理政上。经纶,原义为整理丝缕,引申为经世济民。
- ⑤先鞭羡之子:形容杨谏议有远见卓识,能够率先前进。
- ⑥走马辞咸秦:走马赴咸阳,指迅速从军出发。咸秦是当时的长安别称,也即今陕西省西安市。
- ⑦庭论许名实:在朝廷上议论要务,强调名实相符。
- ⑧数公当即真:指杨谏议和韩王二侍御都是当世的贤才。当即真,即应当成为现实。
- ⑨行行弄文翰:在征途中不断书写公文。行行,行走的样子。
- ⑩婉婉光使臣:使臣,使者。婉婉,柔美的样子。
- ⑪今者所从谁:今日随同去的是谁。
- ⑫黄云萧关道:黄云飘荡的萧关道,指唐代西北边塞地区,这里泛指边地。
- ⑬白日惊沙尘:白天里沙尘飞扬,景象荒凉。
- ⑭虏寇有时猎:指胡虏入侵时有时打猎。虏,指胡人。
- ⑮汉兵行复巡:汉兵行动频繁。这里指唐朝军队。汉兵,指唐朝军队,因为当时唐朝军队称为汉军。
- ⑯王师已无战:唐朝军队已经不需要作战了。王师,指唐朝的军队。
- ⑰传檄奉良臣:发布文书让贤臣出仕。传檄,即传递檄文;奉,奉行;良臣,贤德的官员。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769年(天宝八载),杨炎时任河西节度使,韩翜、韩翃兄弟亦同时在朝廷中担任重要官职。诗的前四句赞扬韩翜、韩翃二人的才能,并指出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有远见卓识,能够率先前进。后四句则是对杨炎的劝勉,希望他能像他们一样,为国家效力。最后两句是诗人自己对杨炎的勉励之词。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感情诚挚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