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秋尽一江横,频命郎官地更清。
星月去随新诏动,旌旗遥映故山明。
诗寻片石依依晚,帆挂孤云杳杳轻。
想到钓台逢竹马,只应歌咏伴猿声。
这首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送滕迈赴睦州时写的一首送别诗,共四句,每句七言。下面是对各诗句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 郡斋秋尽一江横,频命郎官地更清。(首联):郡斋在秋天结束之时,江水横流如带,频频命令郎官们清理这清澈的水道。
- 郡斋:指杜甫在夔州的住所。
- 秋尽:指秋季结束。
- 一江横:形容江水宽广,横贯东西。
- 频命郎官:频繁命令郎官们。
- 地更清:使地面更加干净。
- 星月去随新诏动,旌旗遥映故山明。(颔联):星星和月亮随着皇上的新诏令移动,远远望去旌旗映照在故山的明亮处。
- 星月去随新诏动:星星和月亮随着皇帝颁布的新诏令而运行。
- 旌旗遥映:远处的旌旗映照在故山的明亮处。
- 旧山:即旧时的山。
- 诗寻片石依依晚,帆挂孤云杳杳轻。(颈联):我独自寻找着一片岩石,它在傍晚显得依依不舍;船帆挂着一缕孤云,它飘荡得很轻。
- 诗寻:寻找诗歌。
- 片石:指岩石。
-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 帆挂:指船上的帆。
- 孤云:指孤独的云朵。
- 杳杳:遥远的样子。
- 想到钓台逢竹马,只应歌咏伴猿声。(尾联):想到当年在钓鱼台上与孩子们嬉戏,那时只应是伴随猿猴的歌声一起歌唱。
- 钓台:古代传说中屈原曾在此钓鱼的地方。
- 竹马:指儿童骑在竹竿上玩耍的游戏。
- 歌咏伴猿声:伴随着猿猴的叫声唱出美妙的歌声。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以及对历史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