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无鄙吝隔尘埃,昨日丘门避席来。
静语乍临清庙瑟,披风如在九层台。
几烦命妓浮溪棹,再许论诗注酒杯。
从此微尘知感恋,七真台上望三台。
【注释】:
-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诗人在路上写此诗,给舒州李珏相公的回信。李珏是唐宪宗元和年间宰相李吉甫之子。
- 都无鄙吝隔尘埃:没有卑劣的私心杂念。
- 昨日丘门避席来:昨日我到您家中去拜访。
- 静语乍临清庙瑟:静静的说话,好像刚在清庙里弹奏瑟乐一样。
- 披风如在九层台:披着衣服好像站在高高的九重楼上。
- 几烦命妓浮溪棹:几次麻烦你派歌女划船。
- 再许论诗注酒杯:再允许我们讨论诗酒问题。
- 从此微尘知感恋:从此刻起,微尘也知道我们的感怀。
- 七真台上望三台:在七真台上眺望三台山。
【赏析】:
这首诗是酬答舒州刺史李珏的诗作。诗人在赴任途中写了这封信。信的开头说:“都无鄙吝隔尘埃”,这是对李珏的谦称。“昨日丘门避席来”,是说自己昨天去拜访他。“静语乍临清庙瑟”,是说他静静地坐着,好像在清庙中弹瑟。
下两句“静语乍临清庙瑟,披风如在九层台”,意思是说,他的谈吐宁静,好像在清庙中弹瑟,他的衣服飘飘然好像是在九天之上。这两句用典,“静语乍临清庙瑟”用的是《诗经·小雅·鹿鸣序》中的“肃雍和鸣,夫庸享”;“披风如在九层台”,用的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寓言故事,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所以,大鸟一飞,九万里而一瞬。
接着诗人写到与李珏的交往,有“几烦命妓浮溪棹”,“再许论诗注酒杯”。在这里,诗人用典,“几烦命妓浮溪棹”用的是《世说新语·言语》中的故事,东晋谢安喜欢清谈,有一次他与客人一起乘船游览,看到船上人都在欣赏风景,只有谢安一人在专心致志地谈论着玄理;“再许论诗注酒杯”用的是杜甫《饮中八仙歌》的名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意思是说,李珏再次允许他们在一起喝酒吟诗,真是酒仙。
最后诗人写到与李珏的交往,有“从此微尘知感恋”,“七真台上望三台”。“从此微尘知感恋”的意思是从今以后,即使是微尘也能知道他们的感情是多么深沉,多么真挚。“七真台上望三台”用的是佛教禅宗故事,传说古印度有七佛降生的地方叫七真台,有三座山峰并列在一起,因此人们常去拜见这三座山峰,希望获得佛祖的保佑。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