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丝牵水杏房红,烟岸人稀草色中。
日暮一行高鸟处,依稀合是望春宫。

乱后灞上

柳丝牵水杏房红,烟岸人稀草色中。

日暮一行高鸟处,依稀合是望春宫。

注释:

乱后:指战乱之后。灞上:地名,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这句诗写的是作者在战乱后重到长安时的所见所感。

柳丝牵水:柳枝垂挂如丝带般地牵引着水面。

杏房红:即杏花房的红色。

烟岸:烟雾弥漫的岸边,这里泛指河岸。人稀:人迹稀少。

草色:指草地的颜色。中:中间。

日暮一行高鸟处:太阳落山时一群鸟儿飞过。高鸟处,指高处。

不十分清楚。合是:应该是指。望春宫:古代宫殿名,位于长安城西,是帝王游赏之地。这句诗的意思是:夕阳下,一群鸟儿飞过,隐隐约约地好像看到了望春宫。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重游长安时所见的景象。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柳丝牵水杏房红”,用拟人的手法,把飘拂的柳条比作系水的丝带,把盛开的杏花比作红色的房舍,描写出一幅美丽的图画。“烟岸人稀草色中”一句,则写出了战后的荒凉景象。然而,这荒凉之中,却有一种生命力的存在。“日暮一行高鸟处,依稀合是望春宫。”这一句诗更是点睛之笔,它以动衬静,以近衬远,以小见大。在诗人眼中,那一群高飞的鸟儿,就像是一群朝圣者,它们飞过一片片草丛,飞向远方的望春宫。它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告诉人们,尽管战火纷飞,但生命依然顽强地生长着,春天总会来临。这首诗语言朴素而富有画面感,通过景物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