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艺传黄氏子,独闻相继得名高。
锋铓妙夺金鸡距,纤利精分玉兔毫。
濡染只应亲赋咏,风流不称近方刀。
何妨寄我临池兴,忍使江淹役梦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诗句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题目,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联系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所给的字词的含义。“锋铓”是刀剑锋利的意思,“风流”是文采、才华的意思,“江淹”是南朝梁文学家。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指出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濡染只应亲赋咏,风流不称近方刀”这两句的意思是:只有你亲自挥毫吟咏,才能体现出你的才情;而你这样的才情却不适合用来制作利刃。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先概括出诗词的主要内容,然后再分析诗人的态度,注意不要胡乱地答一些无关内容。“蒙氏艺传黄氏子,独闻相继得名高”,蒙氏的后代承传着黄氏的技艺,只是听说他们相继得到了很高的名望。“锋铓妙夺金鸡距,纤利精分玉兔毫”,锋利的刀锋巧妙地胜过了金鸡距,纤细而锋利的笔锋精妙地分出了像玉兔一样的细毫。“濡染只应亲赋咏,风流不称近方刀”,用笔蘸墨应当是用来吟咏的,你的才华却不适合用来制作利刃。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艺术特点的能力。赏析句子时,首先要明确句式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注意从修辞手法、语言特色、情感或思想主旨等角度进行赏析。本诗四句中第二句“锋铓妙夺金鸡距,纤利精分玉兔毫”为关键句,“锋铓”对“金鸡距”,“纤利”对“玉兔毫”,都是以物喻人,突出其才华横溢、文思敏捷。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要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来考虑,同时要注意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主观倾向。本诗前两句说蒙氏的后人都继承了黄氏的技艺,但只是听闻他们相继成名,并没有见过他们的作品。第三、四句写自己见到他们的作品时的感受,表达了对他们作品的赞赏之情。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语言特色的能力。评价文章的语言特色,主要是看语言是否简练、生动、形象、含蓄、优美、自然、清新等方面,还要注意语言风格是否与作者的感情基调相一致。“蒙氏艺传黄氏子,独闻相继得名高”“锋铓妙夺金鸡距,纤利精分玉兔毫”两句写黄晖之祖辈,“锋铓妙夺金鸡距,纤利精分玉兔毫”一句以物喻人,突出其才华横溢,文思敏捷。7.这首诗是诗人寄给友人黄晖的作品,全诗借黄晖的技艺高超来抒发自己的羡慕之情。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意境指抒情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完美统一的境界。“蒙氏艺传黄氏子,独闻相继得名高”二句,写黄晖之祖辈的杰出成就,为下文的“锋铓妙夺金鸡距,纤利精分玉兔毫”蓄势开篇;“濡染只应亲赋咏,风流不称近方刀”二句,写黄晖本人的技艺,为下文直接抒发对黄晖技艺精湛、名扬四海的赞叹作铺垫。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有:对比、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衬托等。本诗首联两句通过对比来写黄晖之祖辈的成就;颔联两句通过侧面描写来写黄晖本人的技艺精湛。1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本诗首联两句借景抒情,点明主题;颔联两句直接抒情,表达对黄晖技艺精湛、名扬四海的由衷赞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