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行闲坐藉莎烟,此兴堪思二古贤。
陶靖节居彭泽畔,贺知章在镜池边。
鸳鸯著对能飞绣,菡萏成群不语仙。
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闲情逸致的田园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具体释义:

  1. 塘上闲作(我在这里悠然自得地坐着)
  2. 闲行闲坐藉莎烟(漫步于草丛之中,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3. 此兴堪思二古贤(这样的兴致让我想起了两位古代贤人)
  4. 陶靖节居彭泽畔(陶渊明曾经居住在彭泽县边)
  5. 贺知章在镜池边(贺知章曾在镜湖边上隐居)
  6. 鸳鸯著对能飞绣(鸳鸯成双成对地飞翔,就像精美的刺绣)
  7. 菡萏成群不语仙(荷花成群结队地开放,它们静静地像仙人一样)
  8. 形影腾腾夕阳里(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悠长)
  9. 数峰危翠滴渔船(数座山峰高耸入云,山间的云雾如同翠绿色般滴落,形成渔船的倒影)

译文
在这宁静的池塘旁,闲适地漫步、悠闲地坐着,仿佛被绿色的草烟雾气环绕着。这样的闲情逸致让我想起了两位古代贤人——陶渊明和贺知章。他们曾经居住在彭泽县边和镜湖边上,与自然和谐共生。鸳鸯们成双成对地飞翔,就像精心制作的刺绣图案;而荷花们则默默地绽放,仿佛成了仙境中的仙女。我在夕阳的余晖中行走,身影在水面上留下长长的倒影。远处,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如同翠绿的颜色滴落在水面上,形成了渔船的倒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池塘边散步、思考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陶渊明和贺知章的引用,不仅增添了历史的气息,也反映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如将鸳鸯比作“飞绣”,将荷花比作“不语仙”,使得景色更加生动,情感更加丰富。最后一句通过夕阳映照出的山峰倒影,以及水面上的渔船倒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自然之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