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知何路去追攀,空想人间出世间。
杜口已同居士室,传心休问祖师山。
禅中不住方为定,说处无生始是闲。
珍重希音远相寄,乱峰西望叠孱颜。
【注释】
可准大师:即赵可准(1086—1154),字允南,号可准,四川人。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博士、秘书丞等。后出家为僧,法名可准。善诗文,有《可准文集》。西蜀:指四川。准,地名,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
莫知何路去追攀:没有明确的道路去追求攀援。
空想人间出世间:只是空想离开尘世俗事,进入出世间的境地。
同居士室:与居士的屋子一样。
传心休问祖师山:传授佛法之心,不必询问祖师的山中修行之地。
禅中不住方为定,说处无生始是闲:禅宗中不执著于任何事物,才是真正的定;讲说处没有了生死观念,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闲适。
希音远相寄,乱峰西望叠孱颜:希望听到我的诗作,就像远方传来的声音一样遥远;西边的山峰层层叠叠,犹如疲惫不堪的容颜。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赵可准的诗。赵可准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僧人,他出家后,曾写过许多诗篇来表达自己对于佛教的看法,并以此来指导他的修行。此诗便是诗人写给赵可准的回信。
“莫知何路去追攀,空想人间出世间”。首联两句的意思是说:不知道如何去追寻佛法,只能空想脱离尘世的修行。“莫知何路去追攀”是说,不知道如何去追寻佛法;“空想人间出世间”是说,只能空想出脱离尘世修行的境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佛法的困惑。
颔联“杜口已同居士室,传心休问祖师山”,意思是说:已经把嘴巴闭上了,与居士的屋子一样。传法的心也不必再去问祖师的修行地。诗人以居士自比,表明自己已经不再追求出世间的境界,而是专心修行。
颈联“禅中不住方为定,说处无生始是闲”。意思是说:禅宗中不执著于任何事物,才是真正的定;讲说处没有了生死观念,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闲适。这两句诗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理解。他认为,禅宗修行的真正境界是不执著于任何事物,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定境;讲说处没有了生死观念,才可以说是真正地达到了闲适的境界。
尾联“珍重希音远相寄,乱峰西望叠孱颜”,意思是说:珍重你从远方寄来的诗篇,西边的山峰层层叠叠,宛如疲惫不堪的容颜。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赵可准的感谢之情。
整首诗以禅宗修行为主题,通过对禅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理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