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向夕原,春入景初暄。
绿树低官舍,青山在县门。
楼台疑结蜃,枕席更闻猿。
客路何曾定,栖迟欲断魂。
巴陵
孤城向夕原,春入景初暄。
绿树低官舍,青山在县门。
楼台疑结蜃,枕席更闻猿。
客路何曾定,栖迟欲断魂。
译文:
夕阳映照着孤城的原野,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开来,温暖如初阳。
绿树掩映着官舍,青山矗立在县门,景色美丽宜人。
楼台似乎被海市蜃景所笼罩,枕席上还传来猿声阵阵。
旅途漫漫,不知何时能抵达目的地,心情忧郁到了极点,仿佛要断魂了。
注释:
- 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
- 向夕原:面对夕阳的原野。
- 春入景初暄:春天来临的景色开始变得暖洋洋。
- 绿树低官舍:绿色植物环绕着官府建筑。
- 青山在县门:青山耸立在县城入口处。
- 楼台疑结蜃:楼台好像被海市蜃景所迷惑一般。
- 枕席更闻猿:枕席之间还能听到猿猴的声音。
- 客路何曾定:我行走的路途何时才能有定呢?
- 栖迟:徘徊不前的意思。
- 断魂:极度悲伤到心力交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巴陵怀古》。全诗通过对巴陵古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首句“孤城向夕原”勾勒出了一幅日暮时分的巴陵古城轮廓;接着“春入景初暄”展现了春天气息渐浓、万物复苏的景象。然而,美好的景色并未给诗人带来愉悦,反而引发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诗人以“绿树低官舍,青山在县门”进一步描绘了巴陵的美丽景色,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情绪。最后两句则通过“客路何曾定,栖迟欲断魂”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留恋,以及对人生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内敛,语言简练却意蕴丰富,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