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翣拥铭旌,威迟异吉行。
汉仪陈秘器,楚挽咽繁声。
驻綍辞清庙,凝笳背直城。
唯应留内传,知是向蓬瀛。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

凤翣拥铭旌,威迟异吉行。

汉仪陈秘器,楚挽咽繁声。

驻綍辞清庙,凝笳背直城。

唯应留内传,知是向蓬瀛。

诗句解析与含义

  1. 凤翣拥铭旌:凤凰的羽翼扇动着象征权威的旗帜(铭旌),暗示皇帝高贵的身份和神圣的地位。
  2. 威迟异吉行:威严的步履伴随着吉祥的步伐,意味着皇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保持着尊严和希望。
  3. 汉仪陈秘器:古代汉族礼仪中,使用精致的器具来安放死者的身体,这反映了对皇帝的尊重和哀悼之情。
  4. 楚挽咽繁声:楚地的传统葬礼音乐悠扬而悲伤,这里用来形容挽歌的深情和哀婉。
  5. 驻綍辞清庙:在清庙(指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前停留,表示皇帝生前曾进行过祭祀仪式。
  6. 凝笳背直城:背对直城,即背对京城或都城洛阳,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上的安宁。
  7. 唯应留内传:留下关于皇帝生平的记录,可能是指皇帝的遗言或遗命。
  8. 知是向蓬瀛:知道将要前往蓬莱仙山,表达了对皇帝归宿的祝福和敬意。

译文

德宗皇帝驾鹤西去,其身影如同凤凰般的羽翼轻轻托起他的铭旌。尽管步伐显得迟缓,但每一步都踏着吉祥的韵律。在遵循汉代礼仪时,我们用精致的器物来安放皇帝的身体,表达对这位伟大领袖的无限尊敬和深深怀念。楚国的挽歌低沉而充满情感,仿佛在诉说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在清庙前停下脚步,是为了纪念皇帝生前的祭祀仪式,表明他对祖先的敬仰。背对直城,远离尘世喧嚣,寻求精神上真正的自由。皇帝的遗言应该被记录下来,以供后人学习和传承。他知晓自己将前往向往已久的蓬莱仙山,那里是所有修行者的终极归宿。

赏析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通过对德宗皇帝逝世场景的描述,展现了唐代宫廷的礼仪和对逝者的最高敬意。诗中不仅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传达了人们对逝去帝王的缅怀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如“凤翣拥铭旌”、“汉仪陈秘器”等,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历史画卷。这些词汇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礼仪和文化传统。

从情感角度来看,刘禹锡通过对德宗皇帝逝世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伟大帝王的深切缅怀和敬仰之情。诗中的“唯应留内传”,更是透露出一种超越生死的文化自信和历史的传承意识。

这首诗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考。通过对德宗皇帝逝世场景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死亡和历史的深刻反思。这种反思不仅局限于个人层面,更触及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它启示人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因为每一个瞬间都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不仅是一首表现唐代宫廷礼仪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唐代文化的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